作者:朱源 | 来源:湖南省邮政工会 | 时间:2019-05-08 |
在桃源县西部,有一个美丽而偏远的山村——夷望溪镇兴隆街村。这里山清水秀,沅江天上来,就如一幅风景画,优美动人。20多年前,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外界信息,多靠邮政传递。兴隆街邮政支局投递员王天明就是这里的信息传递员,且一干就是20多年。他从步行走班到自行车到摩托车,虽然投递工具一变再变,但是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却始终没有变。
爱的坚守
王天明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老投递员。他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从小立志长大了也要做一名“绿衣使者”。1994年,年仅21岁的他,如愿以偿地走进了“邮政”这个大家庭,成为了兴隆街支局的一名投递员。
20多年来,王天明投递里程约40多万公里,踏遍了夷望溪镇的山山水水,在这24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留了他匆忙的脚印。他投递各类报刊、邮件50万余件,无一差错,投递疑难邮件700多件,对于当地百姓称他“活邮局”。
笔者采访时间:“是什么支撑着你陪着邮政走过了20多年?” “当初的那份信念和对邮政事业的热爱与感激吧!”他脱口而出。20多年来,从每天投递为数不多的汇款单、平信、包裹、报刊,到如今的包裹业务飞速发展,他都坚持把邮件直投到户。原兴隆街乡面积121平方公里,辖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217个,农户640多户,服务人口近2万。邮路崎岖,30%的邮路必须是步行。他坚持“五定”走班,从不丢点甩片,将邮件及时、准确、安全地投递到每个用户手中。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4年8月16日早上,正准备班的他感到浑身疼痛、四肢无力,就到医院去医生,医生说他是重感冒,要输液治疗。他摇摇头说:“我现在没有时间,等我把邮件送了再来吧!”于是,他向医生要了两片退烧药,就载上邮件出班去了,到晚上快8点,他了才来到医院打针,因为耽搁了治疗,让这个重感冒拖了很久才好。
2016年,兴隆街撤乡并镇,服务面更大了,服务对象更多了,王天明不仅没有怨言,而且工作更认真了,干劲更大了。他说,邮政养活了他一家人,人要常怀感恩之心。
情的温暖
王天明接手合并后的夷望溪镇的投递任务后,他更忙了,便自费印制了名片,投递时发放给每一位客户,并承诺:“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有问题请先找我,如果我不能处理好的,请再找我的领导。”他还对客户说:“请把满意告诉你的朋友,不满意告诉我。”从此,王天明每天像上发条的闹钟一样准时出班,对客户提出的问题,他拿出一个小本子认真记好,即时处理,并将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客户。有一次一位订户因一期《书法报》没收到,硬要王天明第二天将报纸补上,可偏偏这期报纸还没来。他便托人问遍了县城所有的报刊亭,也没找到。于是,他又向常德局求助,从外地的一位用户手中借来一份报纸复印了一份,且当天晚上就送到了这位订户手中。这位订户接过复印的报纸后,感慨地说:“唉,没想到你这么负责任,是我太刁难你了,对不起啊!”
有一次,他投递路过兴隆街乡中心小学时,看到一位老人家带着两个小孩,好像走不动了,他便停下车,问清老人家的住址后,先把两个小孩用摩托车送回家,又返回来接这位老人。老人到家后,拉着王天明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地说:“谢谢你,要不是你送俺们,俺祖孙三人天黑了还不晓得到家了没。”“谢什么,我跑习惯了,也方便!”
邮路上,王天明帮忙救援受困车辆,帮老年人挑水,垫钱给乡亲们办事,为山外朋友买山里的土特产,送报到竹园,帮助用户挑竹子……乡亲感谢他时,他总说:“大忙帮不来,一点小忙不算啥!”
多年来,他还自掏钱帮助乡亲订阅《湖南科技报》《农村百事通》《养殖》等报刊,让200多个农户通过科技种植(养殖)而发家致富了。王天明还为松林村75岁高龄的杨小箭等3位孤寡老人和5位特困户常给他们带去生活用品或药品,自掏腰包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耗资万余元。有时,他还帮他们干农活,和他们促膝谈心,几位老人都亲切地称他“天明儿”。
家的亏欠
2008年1月27日(星期天),正是冰冻期间,一位私营业主打电话给王天明,说:“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寄来了一个快件。我的车子打滑,上不了路,你能帮我想办法送来吗?”王天明二话没说,来回步行4个多小时,把邮件送到了客户家里,一路上摔得鼻青脸肿,也没有一句怨言。
有一年,家里正在忙于房子装修和儿子升学的事,恰逢报刊大收订期间,他为了抓报刊收订,有时忙到晚上11点多才到家。妻子便埋怨他:“家里的你不管,我一个女人有多大的能耐啊!”他只能愧疚地对妻子说:“辛苦你了,报刊收订时间不等人啊,等忙过这一阵,我一定补上。”有时,还跟朋友开玩笑,说:“如今客户投诉少了,而我老婆的投诉却多了!”王天明对笔者说,这么多年他愧对了妻子,让她一个人挑起家里的重担,真是难为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