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从前慢,是路途远;如今慢,只因我心里放着你 | 足迹
来源:央广网时间:2019-05-28

  东四邮局投递部的早晨是从7点开始的。砸邮戳、数报纸、分信件,忙而不乱。几十斤重的一厚摞报纸砸到桌子上,只见他们右手一翻变成漂亮的扇面,左手拇指和食指一抬一压快速掠过,转瞬间每个人就数出了自己要送的报纸数量。

  投递部副主任:“现在咱们开会。第一个安全,咱们逢会必讲安全,现在这个天,中午热了,早上还是凉,避免感冒。电动车发现有问题的,及时上报,咱们赶紧维修……”

东四邮局北新桥投递部的邮递员们开始分拣新到的包裹(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通讯不发达的年代,邮递员能够带来远方亲友的消息,是传递祝福与惦念的纽带,曾是多少个家庭天天翘首等待的人。在我的记忆里,他们身着一身绿色工作服的样子是那么神气,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是那么熟悉和亲切。

  如今,在微信、视频、电话如此便捷发达的时代,他们还会被多少人需要?这是我在采访邮递员之前最大的疑惑。

东四邮局北新桥投递部已经分好的报纸(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来到东四邮局以后,我对朱南师傅尤为好奇。他做邮递员29年,有28年都在同一个道段送报,唯一的一年被领导调往别的道段,没想到用户不答应,一拨又一拨的人来找邮局领导,恳求朱师傅回去。如此让用户留恋的邮递员是什么样的呢?

朱南师傅在做出发前的准备(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当我见到朱师傅的时候,颇感意外。他一看就是内向的人,很少笑,话也少,45岁的人,多问几句就脸红脖子粗,甚至还会结巴。他的“魅力”究竟在哪儿?揣着一个又一个的疑惑,我跟着朱师傅出门了。

朱南师傅正在胡同里送报(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来报啦,报纸!”

  上下午各送俩小时的报纸,朱师傅送一路,喊一路,有声送报的习惯坚持了29年,从未改变。他说师傅当年就这么教的,不能忘。

  朱南:“我刚开始跟师傅学是用了一个礼拜学会这个道段的。头三天师傅带着我,然后后三天师傅在后面跟着,我自己送。”

  记者:“看你放的地方对不对?”

  朱南:“对,路线走的对不对?报纸投的地方对不对?1990年的事了,二八自行车。”

  进了胡同,大爷大妈们都亲切地叫他小朱子,近30年的情分,浓缩在那一声深情的称呼里。

  女士:“他来的时候还是个孩子。”

  女士:“再没有比他更认真的了。”

  老人家:“都舍不得让他走,特别实诚。哪家的报纸非得给送到家,交给你,没人也得给你放窗户口。扔外头?没有那个!一直这样。”

 

  刘小梅,北京东四邮局北新桥投递部的邮递员,40岁,与朱师傅相比,她算是“新兵”。 

  小梅:“大爷,报纸来喽!您是不是出来一会儿了?”

  大爷:“哎,谢谢啊。”

正在数报纸的小梅(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做邮递员7年2个月,但管片里的街坊四邻对待她,熟悉得就像见到对门的邻居一样,亲切得让人羡慕。

在胡同里送报纸和包裹的小梅(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米大哥养了7条狗,敲了门一定记得不能动;李叔叔上午常不在家,包裹直接放在门口柜子的最底层;不能耽误了赵大爷,晚报送晚了他会不吃饭……

  小梅:“他们家,哎呀,养一大堆狗,一敲门,全都跑出来。”

  用户:“哎,谢谢你啊!”

  小梅:“哎,好了。”

  记者:“你每次去他们家送包裹,心里有负担吗?”

  小梅:“现在没有了。以前很害怕,特别是那条大黑狗。第一次送的时候出来五六条狗,吓得我喊一声,我跑得可快了。我在前面跑,它们在后面追。”

等待用户开门的小梅(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在迷宫般的胡同里,小梅的心里像画着一张带着人名和时间点的地图。訾阿姨93岁,106岁的老伴去年刚去世,小梅每天一定要把报纸交到老人手里才肯放心。

  邻居:“刚才上哪儿去了?”

  訾阿姨:“我去买了一包鱼唇,就走不回来了。”

  小梅:“你要买什么,你就跟我说,我就顺便帮您买了。”

  訾阿姨:“你还少帮我了?我这脖子这里有俩大疙瘩,天天来帮我揉,还帮我干活,我真是不落忍了。”

  小梅:“没事的。”

小梅常去看望93岁的訾阿姨(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胡同里老人居多,小梅不仅送报纸、包裹,还常陪着聊聊天,干点活,骑着邮车来回跑的小梅成了老人们心里的惦记。

胡同里的阿姨一定要给小梅剪薄荷叶吃(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一瓶罐头,一把薄荷叶,常有老人站在门口扯着脖子等小梅。小梅告诉我,这份情意最金贵。儿女都忙,孤单的老人们可不就跟千里之外的母亲一个样?

  小梅说:“我妈也是一个人在家里,我经常我都忙得都没时间跟她聊。有时候一跟我开视频,我就说妈,我忙着呢;晚上回去也是太晚了,就该睡觉了。我妈说,你看你老忙,白天也没时间,晚上也没有……”

  小梅每天上午送1100份报纸,下午送88份晚报,包裹每天数量不一,我跟着她的这天,上、下午加起来83个。小梅说,最高峰的时候可经常是100多个。

小梅下午的包裹(央广记者 冯会玲摄)

  最后一份报纸是胡同口的华妮姐订的,她五十出头,几年前动脉瘤手术后就半身瘫痪,一个人住着,右手不能动,走路也很慢,总有需要搭把手的时候。

  小梅:“做好了,都熟了!”

  华妮:“太棒了!吃吧,坐这儿,吃!”

  华妮姐馋了好几天,这会儿终于开心地吃上了小梅做的韭菜鸡蛋馅饼。

  华妮:“我得吃5个6个。咱们把这一盆都吃了才好呢!”

  小梅:“吃了今晚上就睡不了觉了!”

  华妮:“太好吃了!”

  窗外大雨滂沱,小屋里姐俩聊得忘了时间。小梅起身离开时,已经晚上9点。

  小梅:“一会儿关门,睡觉!”

  华妮:“什么时候想来就来啊。”

  小梅:“好了,别出来了,关门吧。你别出来了,雨大……”

  从1958年为用户“大开方便之门”到沿袭多年的“用户是亲人”,几十载春秋,任风雨变换,时代更迭,东四邮局的邮递员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却从没有改变。

  朱南和小梅只是东四邮局几代邮递员中普通的两位,他们之间的“传帮带”,传授的绝不仅仅只是如何送报纸、拿包裹,更多的是要慢下脚步与用户沟通、以诚相待。可能做了很多不是分内的工作,却和用户积累起如亲人般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