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抹不褪色的绿
来源:中国邮政网时间:2019-12-20

  口述人:朱中瑾(江苏省无锡市荡口邮政支局退休邮递员)

  记录人:赵丹于

  我叫朱中瑾,今年72岁。1946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我的父亲在上海邮政工作。我出生在无锡,后来父亲的单位考虑到家属异地,就把他调回了无锡,成了荡口镇的一名邮政人。1964年,父亲退休,作为家里的老二,我顶替他成为一名邮政员工。从小,父亲穿着邮政标志服出门上班的身影就一直在我心里,读书时老师问我以后想当什么,我说想当邮递员,那是我儿时的梦想和骄傲。

  刚入职那会儿,荡口邮政支局加上我只有3个邮递员,我主要负责荡口地区和附近6个村的报刊投递工作。那时候,邮件要委托公交车送运。每天早上7点左右,我就到邮局,准备去公交车站接收邮件,然后再去投递。当时,无锡只有乡镇之间修了马路,下村的路基本都是泥巴路,送邮件都要靠邮递员的一双脚,挨家挨户地走。一个绿色邮包,一顶遮阳挡雨的帽子,就是那个时代邮递员的标配。田埂上的路不好走,我一走就是一整天,每天都要走上几十公里。

  20世纪70年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人们交流主要靠信件。往来的信件既有异地男女之间的情书,也有满含游子思乡之情的家书。我至今记得有一名妇女,经常一早就在家门口等。后来听她隔壁的邻居说,她结婚没多久丈夫就去外地务工赚钱了,她每天都在等丈夫的信。她就那样等啊等,看到我就问“有没有信”,每次我都只能小声地对她说“今天没有”,而她总是很难过。看到她眼中的那一份期盼渐渐地变成了失望,我的心里莫名有点儿难受。终于有一天,我看到有她的信,也没顾着别的,就立马特意为她跑了一趟,她拿到信的时候,动情地哭了,嘴里还说着谢谢。那一刻,我认识到了邮政人送好每一封信的重要意义,也认识到了这份工作是能带给人幸福的,我们就是幸福的传递者。

  在邮路上除了传递书信,还有很多的汇款单,主要是退休金和外地寄回来的生活费。改革开放,农村有很多人出去闯天下、务工挣钱,每天有许多张汇款单通过邮路从大江南北寄回到小小的荡口。那一张张小小的汇款单,承载的是外地务工人员的辛劳,传递的是对家人的情感。虽然每张汇款单只有二三十元钱,但在那个年代,一个月这么多钱已经很不错了。

  我在荡口这片土地上当了45年步班邮递员,这里的每一户人家我都很熟悉,为了保证他们及时收到信件和汇款单,我坚持邮件当天送达,从没因为天气延误过投递。

  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日益繁荣,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家家户户都装了电话机,有的甚至用上了大哥大,而信件,越来越少了。我的女儿、现在在荡口支局综合柜台任柜员,开始书写起了我们这一家第三代的邮政情缘。她第一天来邮政上班,穿好了标志服站在我面前,我告诉她,中国邮政每一名员工都很平凡,正是这一位位平凡人,岁岁年年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才成就了一段段不平凡的故事。要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向千千万万的邮政人学习,发扬邮政精神,好好干。

  如今,我已经退休10年了,仍每天穿着邮政标志服来荡口支局“上班”,不能出外勤投递邮件,便帮助年轻员工分拣报纸、信件、包裹。我做这些是自愿的,不图任何回报。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邮政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着现在的邮递员小伙子们,他们投递用邮车或是电动车,装备不知比我那个年代好了多少倍。我女儿工作的网点,从我那个年代单一的汇款、寄递,到现在可以办理金融、税邮、警邮等多项业务,周边老百姓的生活因邮政周到的服务而变得更加便利。在荡口这座小城,我们一家三代人生于斯、长于斯,用脚步丈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祖国的发展变化,并且为见证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中国邮政不断蓬勃发展而深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