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洛水总关情
作者:记者 吕磊来源:中国邮政网发布时间:2020-06-2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精神,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11月下旬,中央财政提前下发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1136亿元;12月初,财政部又提前下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0.6亿元支持贫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和决胜的阶段,中国特色扶贫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中国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而这其中,少不了中国邮政贡献的一份力量。

  从1999年开始,中国邮政先后选派扶贫干部39人(次)到商洛市洛南县、商州区挂职,在陕西省邮政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开展扶贫工作。20年来,中国邮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740万元,带动3.8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受益群众达40多万人。

  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是革命老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被誉为“秦岭最美的地方”。但受制于地理位置、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秦巴山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2018年以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先后两次来到商洛,实地调研定点扶贫工作。他曾饱含深情地说:“中国邮政要认真履行央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强化使命担当,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实在在为脱贫工作做实事,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脱真贫。”

  1999年2月,作为中国邮政选派的第一任定点扶贫干部,38岁的黄国平从北京来到商洛,挂职商州市(现商洛市商州区)副市长。

  “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床棉被四人盖,两条裤子六人穿,土豆是饭又是菜,吃水全靠天来带……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穷的地方。”初到商洛,黄国平无法直视极度贫困的现状。

  “我要做什么呢?我能做什么呢?”每一次,当黄国平从老乡家里出来的时候,都会这样问自己。

  那是一个大雪过后的夜晚,连续调研了7天的黄国平回到住处。他顾不上点煤炉子,一把拽过棉被披在身上,蜷缩在椅子上,借着微弱的灯光奋笔疾书。那一夜,他撰写了中国邮政定点扶贫史上第一份调研报告。天亮了,黄国平望着朝阳,露出了到商洛后的第一次笑容。

  从黄国平的这份调研报告开始,商州扶贫正式进入了邮政时间。

  闫坪村老支书陈福民永远忘不了1999年4月11日。这一天是闫坪村历史上第一座石拱桥开工的日子。这座桥,是中国邮政在商洛修的第一座桥。

  时光回到20年前的那天清晨。青壮年扛着铁锨一路小跑地赶来了,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榔头赶来了,妇女三五成群地挎着篮子赶来了……为了修这座桥,闫坪村400多口人,除了不能下地的,能来的全来了。

  20年后的今天,这座桥依然是闫坪村唯一的桥。妇女骑着电动车来回穿梭,老人带着孩子在桥边嬉戏玩耍,干完农活的老乡三五成群地从桥上走过……

  20年过去了,中国邮政架起了一座座与商洛老百姓血脉相连的“连心桥”,努力改变着商山洛水的贫困模样。

  挂职扶贫  邮政人脚踏实地

  “快!往右打轮儿!”马丕中像发了疯似的咆哮。一阵刺耳的刹车声过后,马丕中的车停了下来。他跳下车,蹲在地上一看,汽车的左前轮离悬崖边不过十几厘米。马丕中站起身靠在车门上,点了一根烟,猛吸了两口,然后拍了拍惊魂未定的同事:“走!上车,换我来开,中午前必须赶到曹沟村。”

  重新上路的马丕中来不及后怕,满脑子都是曹沟村那座坏了的吊桥。他想尽快启动吊桥修复工程,因为就在不久前,曹沟村一名小孩儿突发疾病,就是因为吊桥坏了过不去,耽误了抢救时间,不幸离世。想到这里,马丕中狠踩了一脚油门,加快了车速……

  2001年,马丕中被选派到商洛担任扶贫干部。马丕中的身份是商州市副市长,但他却成了名副其实的驻村干部。一周5个工作日,他有4天都在山里。一年时间,他跑遍了商州所有的村子。老百姓甚至编了一句顺口溜:“想找马市长,就往山里跑。”把扶贫工程项目化,从工程立项到施工再到验收进行全程监督是马丕中的建议。从马丕中开始,历届邮政扶贫干部都坚持项目化运作扶贫工程,力求每一分钱的扶贫资金都用到刀刃上。

  回忆起那段扶贫往事,马丕中深有感触地说:“那一年,影响了我的一生。我既体会到了年轻气盛带来的挫败感,也感受到朝气蓬勃带来的成就感。从商洛回来,我感觉自己‘老’了。是那种心智上的成熟和责任心的增强。”

  与马丕中的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三五”后,第一任邮政扶贫干部耿奎所表现出的沉稳。他们身上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

  身体微微前倾,左胳膊夹着笔记本,右胳膊伸出去,面带笑容地跟大家打招呼。耿奎的这个经典造型深得贫困户的心。虽然挂职商州区副区长,但耿奎每次去调研,“随从”只有两个——一个笔记本和一支圆珠笔。大家觉得耿奎一点都不像官员,更像一名大学老师,所以都喜欢叫他耿博士。称呼耿奎为博士名副其实,因为他拥有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更因为他的扶贫有着浓浓的经济味儿。

  翻开耿奎的笔记本,你会发现,每一页都有很多数字。听耿奎讲话,你也会发现,他很喜欢拿数字去分析问题。跟耿奎说话,你更会发现,你说一大堆话,他可能就回你一句话,但你跟他说几个数据,他却能回你几大段话。

  作为中央提出精准扶贫要求以后的首位邮政扶贫干部,耿奎需要开启邮政定点扶贫的全新时代。但改革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我不赞成大规模进行产业扶贫,搞砸了怎么办?宝贵的扶贫资金不能砸在咱们手里啊。”“话不能这么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吗?”

  2016年10月,耿奎到任后,这样的争论,在陕西省邮政分公司和商洛市邮政分公司的扶贫干部间持续了7次之多。每一次争论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大家的出发点是好的,都希望有限的扶贫资金能用在刀刃上。

  “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再像原来一样架桥、修路,既不符合中央的要求,更不合乎现在农村的实际啊。”“一户一户地去解决贫困户的收入问题,效率太低了。如果能让大家联合起来,搞一个产业,那就能一次性解决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贫困问题。”

  每一次争论,耿奎都非常理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大家从思想上统一认识。2017年初,在邮政的帮扶下,商州区有了第一家农产品深加工厂——五峰食用菌公司,让食用菌深加工、原材料变商品成为现实,直接解决了当地菇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还破解了当地贫困户就业难的困境。“在‘精准扶贫阶段’,我们邮政扶贫干部必须革新思想,必须要用经济学思维去做扶贫工作。”耿奎说。

  “耿博士,欢迎你常回家看看。”2018年10月26日,是耿奎挂职期满,离开商洛的日子。知道耿奎要走了,很多人都来送行。“如果每一个扶贫干部都能像耿奎一样工作,就没有打不赢的扶贫仗。”商州区委、区政府给予了耿奎非常高的评价。回到北京后,耿奎更是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优秀个人”的荣誉称号。

  20年来,中国邮政共向商洛选派扶贫干部39人(次)。无论身处哪个年代、担任哪种职务,所有人都像黄国平、马丕中和耿奎一样,从来不去想扶贫工作的捷径,只做一件事情:离乡亲们再近一点,让心与心相连。

  上大学  不是白日梦

  记者去采访那天,赵李阳特地穿了自己最好的一身衣服。那是一件不过50元钱的T恤衫,一条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裤和一双实在普通的帆布鞋。她反复在说一句话:“失而复得的东西,会让人格外珍惜。3年大学生活,我要过得特别精彩。”

  2018年夏天,如果不是中国邮政,赵李阳已经坐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她必须出去务工。

  一家5口挤在一间屋子,坑坑洼洼的地面很容易把人绊倒,唯一的光源是一个15瓦的灯泡,最新的家具竟然是一个40年前的柜子。这就是位于商州区大荆镇的赵李阳家。“全家人的收入都靠我一个人打些零工。我供不起赵李阳上大学。”赵李阳的父亲无奈地说。

  2018年夏天,是中国邮政“教育+就业”政策改变了赵李阳的命运。

  “十三五”期间,中国邮政计划面向洛南县、商州区资助200名高中应届建档立卡贫困生到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通信技师学院学习,3年学习期间给予每人2万元的生活补助。这些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将被安排在邮政企业工作,实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截至目前,已有139名贫困学生通过中国邮政“教育+就业”政策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首批10名受助贫困学生入职商洛市邮政分公司。

  18年前,中国邮政的教育扶贫同样改变了商州区中学校长张宝峰的命运。

  已经穿上棉衣,披上棉被,但刺骨的寒风仍然“见缝插针”地吹到了张宝峰衣服里,冻得他无法专心致志地批改作业。2001年,张宝峰在偏远的黑山镇樊川村小学工作,四面漏风是他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当年7月,一座崭新的邮政希望小学落成了。学生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张宝峰也有了自己的宿舍。就是在这间宿舍里,张宝峰从一名村办学校的老师慢慢成长为商州区最好学校的校长。

  今天,这座希望小学依然还在,课桌前“中国邮政”四个大字特别醒目。

  5月19日,中国邮政教育扶贫宣讲会开到商州区中学。邻近高考,中国邮政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这所商州最好学校进行招生宣讲的单位。宣讲会上,张宝峰动情地说:“同学们,你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曾经在中国邮政修建的学校里学习过。今天你们将有机会继续在中国邮政的帮助下上大学,甚至进入邮政系统工作。这个夏天,中国邮政将改变你们的命运,改变你们家庭的命运。”

  而此时此刻,在石邮学院,成长导师张金成在忙着为即将毕业的商洛贫困生修改实习报告;辅导员任怡在和学校食堂商量,再多提供几个勤工俭学的岗位给即将入学的商洛贫困生。从成长导师学业上的指导到院系辅导员生活上的关心,再到学院提供的企业实习机会,来自商洛的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邮政大家庭的温暖。“从生活到学习,我们竭尽所能,让这些商洛的孩子学有所成、学有所悟,不枉这大学3年时光。”石邮学院党委书记郎秋红说。

  和赵李阳一样,每一位进入石邮学院学习的商洛学生都在尽情享受着精彩的大学生活,都在用实际行动回报中国邮政的付出。

  从扶贫初期捐献桌椅板凳、修建希望小学,到现在的“教育+就业”政策,中国邮政的教育扶贫改变了一代又一代商洛孩子的命运。从入学前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到入学后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以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为己任,中国邮政“教育+就业”的扶贫政策在改变贫困学生命运的同时,更改变了他们的思想。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中国邮政在为商洛的腾飞积蓄着青春的力量。

  邮政扶贫  独一无二

  2018年10月的陶岭社区,刚刚迎来朝天椒的大丰收。蹲在贫困户辣椒地的田垄上,第一次到商洛调研邮政扶贫工作的刘爱力说:“朝天椒的丰收不等于农民的丰收。我们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扶贫工作,要着力打造扶贫龙头企业,要发挥邮政优势,做好扶贫产品的线上、线下推广销售,最终助力精准脱贫,促进农民增收。”

  “十三五”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要求,中国邮政加大了对商洛的扶贫力度,拟在“十三五”期间投入扶贫资金3000万元。这笔钱怎么用,怎样体现邮政特色?唯有利用邮政金融、电商优势,走具有邮政特色的“产业+”的扶贫道路。

  陶岭社区共12个村民小组,1436位村民,人均耕地面积约1.6亩,一亩地一年收益不过600元。经农业部门考证,该地气候具备种植朝天椒的天然条件,但初期推广工作却十分艰难,许多农户不敢尝试。2017年,中国邮政在罗坡村、陶岭社区试种朝天椒,当年天旱仍取得丰收,帮扶效果引起当地政府和扶贫部门的重视,继而开始全县范围大面积推广。2018年,中国邮政投入专项资金482万元,扶持商州区、洛南县65个村规模种植朝天椒1.04万亩,产值达5000万元;今年,又扶持31个村种植4000余亩。

  中国邮政采取“村集体经济提留+农户土地入股分红+贫困户分红”经营模式,每亩给予500元生产资料补贴。每茬朝天椒种植前,订单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与农户签订保价回收协议;待朝天椒成熟后,由合作社统一对全县朝天椒进行收购,最后将盈利以分红的方式返还给农户。

  2018年,这一举措共带动商州区和洛南县2923家种植户9557人脱贫,为农户增加了近千个劳务就业岗位;今年,中国邮政产业扶贫依托洛南县朝天椒种植和商州区菊芋种植又带动6191户、1.5万名贫困群众脱贫。

  在洛南县古城镇周岭村朝天椒示范基地,几个“红工装”在一群村民中格外显眼。他们是辣上天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辣上天”)的工作人员,正帮助村民栽种朝天椒苗。不久,红彤彤的辣椒会被送入辣上天厂房,经过加工后变成干辣椒、剁辣椒,再被运送到全国各地的辣椒制品厂、火锅店。

  4年前的辣上天仅仅是一个小作坊,如今,在中国邮政的帮扶下,已经成为真正的“辣上天”,仅2018年产值就达9000多万元。辣上天董事长马会锋说:“2018年,辣上天扩大生产规模时遭遇资金瓶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给予420万元贷款额度,帮扶辣上天做强做大。”

  在让辣上天一飞冲天的同时,中国邮政又让“邮老哥”走向了全国。2014年,程东来带领村民种香菇,但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盈利空间有限。2017年,在耿奎的努力下,中国邮政先后投入2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帮助程东来成立了五峰食用菌公司,打造“邮老哥”品牌。今年初,中国邮政开展线上线下消费扶贫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帮助销售12万瓶。一年来,在中国邮政扶贫干部、商州区副区长刘继臣的努力下,中国邮政共助力销售“邮老哥”香菇酱近50万瓶。

  “邮政让乡亲们的日子有了奔头。”程东来说,“‘邮老哥’带动周边86户群众种植香菇约130万袋,户均年增收3万元。带动全镇213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户均共计分红5200元。”

  不用劝  我愿意干

  顶着烈日,在洛南县陶岭社区中国邮政产业扶贫基地里,55岁的贫困户潘小红小心翼翼地在给自己的朝天椒苗浇水,并不停催促着同村的另外几个贫困户抓紧时间把草除掉。“这辣子大家种得好,自然就能卖得好。”

  一年前,潘小红还是一个满脑子只想着坐等政府救济的“懒惰户”。那个时候,他总是跟人说:“我得脑血栓了,再干农活会没命的,政府得养着我啊。”

  潘小红的改变,要从一片辣椒地说起。

  郝军,陶岭社区的第一书记;杨明,洛南县副县长,他们都是2018年到任的邮政扶贫干部。今年,郝军、杨明等3人在陶岭社区承包了4亩责任田,种植线椒和朝天椒。跟村民一样,郝军每天一起来就会到自己的地里转转,用他的话说,就像养孩子一样。杨明因为有其他工作,不能时常到地里,索性就弄了一块微缩试验田放在办公室里,每天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理那块试验田。

  邮政扶贫干部就是想让贫困户明白,如果他们这些“门外汉”都能把辣椒种好,那么,作为业内人士的贫困户更应该把辣椒种好。“只有让贫困户从思想上主动去琢磨如何脱贫,我们这扶贫工作才算干得彻底、干得有成效。”杨明说出了他们如此拼命的原因。

  就在陶岭社区的贫困户在地里热火朝天栽种辣椒苗的时候,45公里以外的商州区陈塬街道上河村村委会里,一场看似平常的村两委班子例会正在进行。

  “要尽量调动种植户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后续的核桃日常管理。”“要算清账,爱心认领牌制作和悬挂成本约4元钱、核桃包装箱15斤装的需要5元钱,一个核桃夹和青皮核桃刀需要4元钱,人工分拣费、寄递费……”

  自从2018年8月,王海珍被选派到商州区上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后,村两委的每周例会开得越来越热闹了。从一开始他唱独角戏,到现在得控制大家的发言时间,王海珍让村两委班子的主观能动性有了质的飞跃。

  提升村两委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是2018年中国邮政的扶贫重点。这一年,中国邮政投入40万元在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开展村支部书记培训,共培训干部593人,培训内容覆盖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农村“三变”改革、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预防职务犯罪、文化自信与脱贫攻坚等。

  洛南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王亚斌表示:“中国邮政通过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为贫困村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从潘小红的质变到上河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进入第20个年头的中国邮政定点扶贫工作又迎来了一次转型升级。“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是中央对各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要求。中国邮政深知,行动上的改变源于思想上的转变。在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扶贫的同时,改变贫困户“坐等靠”的落后思想,提升村两委班子的素质能力,让原有成功的扶贫模式、工作方式得以延续更为重要。

  从早期的教育资助、修路修桥等基建扶贫,到“十三五”以来的电商扶贫、金融扶贫、保险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和基础设施扶贫等7大类项目全面推进,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型升级……作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中国邮政将坚定不移为实现脱贫攻坚的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带领商山洛水间的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