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绿意尽染大苗山乡。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龙口村的一块坡地上藤蔓葱茏,悬挂在竹架上的罗汉果青翠欲滴。迎着艳阳,村民路祯勇随身挎着一个装满雄花的小桶,在山间来来回回,忙着给雌花授粉。
“罗汉果管护难,种植技术要求高,几乎每天都离不开人。”路祯勇说,今年雨水偏多,果株发病率较往年高,要更加细心呵护。
路祯勇所在的龙口村位于偏远山区,林地多、耕地少,是“十三五”期间认定的贫困村。2018年,龙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耿调研发现,罗汉果市场形势较好,当地自然条件适宜,部分村民已经自发种植,并掌握一定技术,发展这一产业前景广阔。
路祯勇是最早响应发展罗汉果产业的村民之一。2019年,他种植了6亩罗汉果。“由专业公司提供种苗、水肥等,还有专家定期进村指导我们授粉、打药。”路祯勇说,村里还组织他们前往罗汉果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地方学习罗汉果管理、烘焙等技术。
到了罗汉果收获季节,路祯勇并不愁销路。“桂林的罗汉果合作社和企业来村里收购鲜果,去年我家的罗汉果卖出了好价钱,纯利润3万多元。”尝到甜头的他,今年3月又扩种了6亩。
为了尽可能将利润留在村民手里,陈耿思考着如何扩大罗汉果的经济效益。2019年10月,龙口村利用后盾单位的扶持资金,筹建了一个烘焙厂,统一收购鲜果,统一烘焙,从而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烘焙厂是村集体经济项目,工厂建成后,不但一个罗汉果的利润翻倍,而且一年开机4个月,需要大量人工,村民们可以从事收果、清洗、装车、包装等工作,每人每天收入100元。”陈耿说。
常年在贵州打工的贫困户路祯原,听说发展罗汉果产业效益好,和妻子一起回到家乡,今年年初开始种植罗汉果。“既然在家里就可以发展产业,就不外出务工了,这样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路祯原说。
小小一颗罗汉果,成为大苗山乡群众的“致富果”。沿着龙口村的村道行走,路两侧是一片片的果林,不时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陈耿介绍,现在村民们发展罗汉果产业的热情较高,全村罗汉果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2019年的300余亩发展到如今的700余亩。
“接下来我们打算加快烘焙厂标准化建设,联系对接专业公司,并注册商标,实施产品标准化生产流程,使项目健康、长期运行,并培养本地的罗汉果龙头企业,带动附近村共同发展。”陈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