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歌串对串。弯弯绕绕的人多情,站在贵州省盘州市普古乡播秋村蚂蚁地,让人有一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和“一览众山小”的气概。
“营销”是动力,助农致富是根本,盘州市邮政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电商扶贫助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以产业带动扶贫,为优质农产品插上了翅膀,让它们顺利“飞”出了大山。盘州市分公司客户经理严忠恩从2015年开始从事电商工作,是陪伴盘州市乡亲们走向小康生活的“亲人”,也是邮政人帮助贫困户“走出大山”的一个缩影。
从“马车赶乡场”到“地头变卖场”
“我们寨子里家家都有马车,拖洋芋主要靠马车。”普古乡蚂蚁地乌洋芋种植户赵光明说。以往,他家种植的乌洋芋主要销售给零售商,或自己用马车拉到乡场出售,运输难、销售难、售价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大家无法靠种植乌洋芋摆脱贫穷现状,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家中仅剩老人和孩子依靠种植农作物的微薄收入生活。“农村发展离不开农业,只有在农产品上做文章、挖潜力,才是‘授人以渔’。”严忠恩说。经过实地走访、沟通,挨家挨户摸情况、深入剖析各方因素、精准对接政府,2016年,六盘水邮政在盘州启动了第一个农产品进城项目——盘州普古乌洋芋。如今,赵光明家不仅收入提高了,居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他还买了个足浴盆,每天泡脚成了最享受的时光。“非常感谢邮政帮我们卖乌洋芋,让我们把地头变成了卖场。”赵光明激动地说。
从盘州市区到普古乡播秋村蚂蚁地有80公里,一来一回就要5个小时,每年乌洋芋收获的季节是严忠恩最忙碌的日子,烈日炎炎,在乌洋芋种植地,挖洋芋、联系合作社收购、宣传、销售、寄递、打包、运输……严忠恩样样不落。“以前,没有胶布切割机、电子秤不够、封装速度慢、订单发不出去,我心里非常焦急。现在,设备越来越先进,邮政速度越来越快,再也不用担心货发不出去,或者客户投诉发货慢的情况。”严忠恩说。
从“土刺梨”到“金果子”
盘州是贵州刺梨的主产区,其54万亩的种植面积是全国最大的刺梨基地,但因刺梨鲜果在全国市场还未打开,深加工成为唯一的出路。盘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刺梨果汁是盘州市政府的重点扶贫项目之一,该公司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开展扶贫工作。
2016年,严忠恩通过走访沟通,刺梨果汁上架邮乐网,并借助学习强国助农商城等渠道在一个月内实现了20万元的销售额。销售量增加了,自然对刺梨的需求也增加了。这大大缓解了刺梨鲜果销量低的难题,获得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广泛认可。
“只要把销量打开,企业需要的刺梨就会增加,果子就不愁出路了。”看着一车车刺梨满载而来,一位位农户满意而去,严忠恩有说不出的欣慰。
为进一步拓宽销路,加深合作,经过双方协商,于5月25日在“邮乐网”“黔邮乡情”“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推广,这是邮政电商产品搭载主流平台提升影响力和拓宽销售渠道的新举措。截至7月21日,刺梨果汁已通过邮政电商平台实现寄递9000余件,实现收入20余万元。
“通过邮政渠道帮助企业销售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要让百姓致富奔小康。”严忠恩说。为做好刺梨项目,每天一睁眼,他就开始关注后台,查看存货,及时和厂家联系。如今,盘州刺梨已经开始在国内打响了知名度,刺梨种植户正在向小康生活大步进发。
从“土火腿”到“畅销品”
贵州杨老奶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清丹说,如果不是邮政,怎么也想不到能有自己的公司。杨清丹从10多岁便帮着母亲腌制火腿,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她们家的杨老奶火腿远近闻名,无论从口感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是数一数二,附近乡邻都会慕名购买,但因贵州群山环绕的地理特征,交通闭塞,导致杨老奶火腿不为外人所知,销路一直是个大问题,大部分产品都只能在本地销售。了解这一情况后,严忠恩多次上门,帮助他们出主意,为产品寻找出路。
现在,杨清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生产车间,还有了自己的生产团队,她再也不用靠“运气”吃饭,再也不怕优质产品没有销路。线上,利用“黔邮乡情”“邮乐小店”等电商平台大力宣传;线下,通过与邮政合作,在邮政的营业大厅进行展示。杨清丹腌制的火腿从十多只增加到100多只。后来,为了扩大规模,杨清丹成立了贵州杨老奶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与邮政合作,2019年,杨老奶火腿销售已突破800万元,其中,通过邮政销售额60余万元。“这些都得益于邮政的帮助,我们是赶上了发展的好时代,搭上了这条走向小康生活的便车。”杨清丹说。
幸福路上,一路“邮”我。不管是乌洋芋、刺梨果汁,还是杨老奶火腿,盘州邮政农村电商绝不会止步于任何一个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哪里有需要,我们就会到哪里。”严忠恩说,他自豪于帮助过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乡,并在他们走向小康生活的路上“搭”过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