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恩施 | 来源:湖北省邮政工会 | 时间:2021-02-26 |
2月23日,中宣部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50个),邮政人又一次榜上有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邮政分公司69岁退休干部陈泽维光荣当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他还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湖北省荆楚楷模、感动恩施年度人物。
陈泽维退休前任恩施州邮政工会副主席。2008年起,他担任恩施州邮政扶贫工作队队长;2012年,他在办理退休手续后,主动申请继续驻村,成了一名不离村的扶贫志愿者。13年来,陈泽维先后辗转建始、利川、宣恩3个县市、6个乡镇的12个贫困村,累计帮扶贫困户1090余户、3800余人。老百姓亲切地叫他“扶贫老愚公”。
退休后走上扶贫路
2016年,在建设麻阳寨电商扶贫站时,60多岁的陈泽维与工人们一起拉光纤、抬建材、搬电脑,在工作中不慎受伤造成右眼失明。躺在病床上的他得知电商扶贫站建好了,第一批上线的柚子已经成功卖出900多单,贫困户的土蜂蜜卖到了北京时,他笑着说:“虽然我这只眼睛看不见了,但是我的心里亮了!”
2017年,陈泽维受命来到布袋溪村扶贫,加入恩施州分公司抽调骨干力量与村两委合作成立的扶贫“尖刀班”,是“尖刀班”里年纪最大的。布袋溪村村委会考虑到老陈个人情况,计划给他分配一个人数较少的组,但他主动认领了人数最多的6组,负责61户共217人的对口帮扶工作。
布袋溪村境内山峦起伏,平均海拔1400米,村里的主导产业一直是空白。在扶贫工作推进中,该村明确了冬桃为长效产业。桃三李四,冬桃三年挂果,老百姓要短期有收益,还是得想法子。陈泽维多方征求意见,最终选择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养鸡、养蜂的路子。
农户刘刚家养了1000只鸡、30箱蜂,还种植30亩冬桃,仅养蜂一年就能创收3万元。这份“甜蜜”的收获,离不开陈泽维和“尖刀班”为他申请优惠政策、争取创业资金、请专家讲课培训。
每次回恩施,陈泽维都会以高价购买贫困户家的鸡蛋、腊肉等土产品,或家用或送亲朋;返村时则要张罗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送给有需要的人,即便不属于贫困户范畴的留守老人也一直是他关心的对象。
陈泽维坦言,这一路走来委实不易,也曾经动过退出的想法,然而乡亲们的期盼、同事的鼓励,让他最终选择了坚守。
帮助贫困户,他付出全部
杨秀明家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及陈泽维的帮助下,养殖了5头猪和50余只鸡,2019年家庭增收2万多元。
在布袋溪村,每家贫困户门前都张贴着“党的扶贫政策到我家 帮扶干部到我家”的公示牌。为了让贫困户更好地理解政策,陈泽维为他们详细讲解可享受的低保、教育资助、危房改造补贴、无障碍厕所改造、免交合作医疗费用等扶贫保障政策。
听说贫困户胡洋朋脚扭伤后,陈泽维到他家看望,为其查看伤势。村民们早就跟陈泽维熟络了,没有那么些客套,胡洋朋像看到自家人一样伸出脚让他查看伤势。
黄号生家中有6口人,儿子儿媳外出务工,他和老伴儿在家留守带2个孙子。现在已经70多岁,年迈的他从事农活十分吃力。在农忙时节,陈泽维经常会到他家帮助他干一些农活,并帮助他家制定了长短结合的扶贫措施。黄号生种植了白柚作为长期脱贫产业,养殖蜜蜂、土鸡及种植黄豆作为短效脱贫产业,家庭年增收近1.5万元。
带着“尖刀班”逆向而行
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陈泽维与家人简单吃过团圆饭后,没有像往常一样陪着孙女看电视守岁,享受天伦之乐,而是在家中匆忙地收拾行李。
老伴儿梁炳走到他身边,一脸忧虑地说:“老陈,这次你不能请个假吗?平时扶贫你冲在一线,但这次疫情好多老年人因为感染去世了,特别是村里从外面回来的人又比较多……”
“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驻村尖刀班成员,这么危急的时刻应该回到村里,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绝对不能退缩!”陈泽维坚定地说,“今天,我特地向组织递交了申请,就怕组织因为我年龄大而照顾我,我明天一早就走。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听了陈泽维的一番话,梁炳知道他是铁了心要去,便不再劝了,默默地帮他收拾行李。
大年初一早上,经过一路的颠簸,来到布袋溪村后,陈泽维顾不上休息,立马按照村两委的相关工作安排,同宣恩县邮政分公司沙道沟支局党员志愿者姚婷一起,对所负责的布袋溪村五个村民小组进行入户排查走访,宣传防疫相关知识……村里一系列疫情防控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展开。
正如陈泽维所说:“作为邮政人,我们关键时刻就要站出来迎着困难冲到一线,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