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 洪湖岸边是我家

——湘鄂西赤色邮政寻访记

作者:柏滨丰 周唯 宁国富 张同勇来源:中国邮政报发布时间:2021-05-14

  1933年5月,洪湖湖区,腥风血雨。 

  面对“肃反”与围剿的内忧外患,贺龙借烟消愁:“总得想个办法,把枉死的同志们的姓名交给毛主席,弄清真相,洗刷冤情!” 

  几经找寻,他在一户农家要到一张敬祖用的黄表纸,用蝇头小字写满正反面,交给一名可靠的交通员,冲出包围圈,赶往井冈山…… 

  2021年5月9日下午,洪湖湖区,热气蒸腾。 

  湖北省洪湖市邮政分公司滨湖支局投递员黄纯泉将厚重的邮包搭在肩上,登上机动船,驶向30多里外的茶坛岛。694户渔民,还剩十多户尚未“洗脚上岸”。 

  碧波浩渺,马达轰鸣。刹那间,一条3斤多重的白鲢跃进船舱…… 

  1928年1月,中国共产党派遣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西领导开展武装斗争。1929年9月,洪湖赤色邮务总局成立,1930年4月更名为鄂西赤色邮务总局。百年间,从“挽救革命事业于万一”,到见证退渔还湖,洪湖邮务从未间断;百年来,几代邮政人隔空相望,赓续红色血脉,挥就纵贯今昔的历史答卷。

周老嘴镇邮政支局外景。

周老嘴镇湘鄂西省邮政总局旧址。

采访“壹角邮票”征集中介人江泰尧。

壹角邮票

滨湖支局投递员黄纯泉在湖上投递邮件。

采访组成员接受了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

  一枚赤色邮票的前世今生

  每天临近11点,78岁的退休化学老师周老会步行半小时,来到周老嘴镇老正街一家活动室,和老朋友们打打牌、聊聊天。 

  “这个镇在监利市北部,有1200年历史了。”周老介绍道,“南面有条河迂回东流,形成嘴一样的地形,早年又有个姓周的老翁在这里摆渡,所以叫周老嘴镇。” 

  放眼老正街,自西向东蜿蜒伸展千余米,宽不过三四米,一条缀满苍苔的青石板路曲折延展,宛如江南的胡同。街道两旁拾一两级石阶,是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现在大多仍住着人家,包括那间活动室。 

  走进活动室,屋与屋之间露出方形空白天际,便于流通空气、柔和采光,也利于雨水从四面汇入,谓之“四水归堂”。天井、天斗、厢房……构成江汉平原民居特色。 

  斑驳的白墙,寂寥的飞檐,微驼的老人,老街终究老了。但,48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不言自威:周老嘴是有血性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并肩作战,开辟出以洪湖西岸、监利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周老嘴一时风起云涌,成为红色革命首府。 

  “红军率大众,革命挽狂澜;湘鄂开新局,苏区现曙光。”探访旧址群,隔空怀想,仿佛可以看见红旗猎猎、群英汇聚,可以听见军号嘹亮、枪声密集…… 

  行至老正街147号,湘鄂西省邮政总局旧址招牌赫然在目。 

  1929年9月,中共鄂西特委根据业已形成的红色割据形势,作出“交通网的布置,须特别周密,联络上方能敏捷”指示,并委托监利县委成立“洪湖赤色邮务总局”,配备邮务员70余人、马50余匹,在秘密交通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健全的通信网络,“比较及时、准确地传递党的指令及各级组织的情况”。 

  1930年4月,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成立,原洪湖赤色邮务总局更名为“鄂西赤色邮务总局”,设收发、交通、秘书、油印4股,下辖4个支局。5个月后,邓中夏、贺龙率红二军团攻克监利县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鄂西赤色邮务总局随之又更名为“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 

  之后,再次更名的“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曾发行冠以“省”字的赤色邮票,因年代久远,又历经战乱、水灾,目前仅存“一角”面值的邮票,且不超过40枚。遗憾的是,在周老嘴湘鄂西革命纪念馆,只见到了印邮工具——一块相当低调的石板。 

  几经辗转,记者打听到,有一枚于1986年被征集至监利市博物馆馆藏,贵为国家一级文物。“这枚邮票不仅反映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也是我们党早期邮务发展的重要见证。”湘鄂西苏区历史资深研究者、78岁的江泰尧,正是当年的征集中介人。 

  走进监利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任冲向记者展示了这枚邮票的图案:地球中央套一面镰锤、五星图案的旗帜;地球周围为放射状纹;地球图案上方自右至左印有弧形排列的正楷“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字样,四角圆形开光分别印有宋体“邮票”“壹角”字样。 

  据1932年12月19日的《关于湘鄂西具体情形的报告》记载,“壹角邮票”系湘鄂西省邮政总局所开办的大宗包裹或大宗函件(如邮发苏区报刊等)业务的邮资票种。 

  时至今日,随着邮票印刷技术不断提升,贺龙、段德昌等革命先辈的形象跃然方寸之间。监利市邮政分公司以此为依托,开发出更丰富、生动的邮品,宣传那些革命志士,纪念那段峥嵘岁月。 

  据悉,监利市分公司现有28个网点,建有22个党支部。去年,该分公司完成业务收入1.67亿元,收入规模居湖北邮政县域第三名;实现利润5900万元,利润率为35.3%,居全省县域邮政第一。 

  “疫情过去了,我们更要勇于迎难而上,加快发展,服务好民生。我是党员,应该冲在前面。”去年疫情高峰期,监利市分公司新沟支局投递班老班长范厚松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白天坚守新沟镇银兴大道路口排查车辆、测量体温,晚上就着帐蓬里昏暗的灯光研读防疫手册。 

  范厚松是不惧挑战、敢于攻坚克难的监利市分公司全体员工的缩影。去年面对新冠疫情、罕见汛情、经济环境的多重冲击,监利市分公司群策群力,一方面立即成立“城区居民生活物资配送突击队”,主动承担起县城居民生活物资的配送重任;另一方面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复工复产”三场硬仗,实现了“逆势中前行,艰难中进取,拼搏中收获”。 

  忆往昔,看今朝,当地的邮政服务做到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一个规范严密的组织体系

  离开监利市周老嘴镇,驱车30公里左右,记者抵达了另一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所在地——洪湖市瞿家湾镇。 

  “自从贺龙住湖内,洪湖出了赤卫队”。在内荆河环绕,白墙玄瓦、凤头飞檐的红军街步行五六分钟,即可看见湘鄂西省邮政局旧址。 

  据瞿家湾红色教育讲解员瞿兆利介绍,这处房屋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长31米、宽11米,穿斗梁架,单檐硬山顶,灰布瓦屋面。 

  抬眼望去,门前挂有湘鄂西省邮政局招牌,右侧活动板窗系对外营业处。走进屋内,是三进二厢房,第一进左厢房为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与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共用一个天井,贺龙、周逸群等苏区领导的住所亦在同一院内,足见其地位重要和政治可靠。 

  1931年4月,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由石首调弦口转移至瞿家湾,6月16日更名为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 

  同年10月20日,总局在瞿家湾召开各县邮务局长会议,明确了赤色邮政的职能,讨论并制定了一些邮务规章和通信纪律,强调邮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通信纪律,不能丢失信件,要按时出班,不随便外出,信件如有延误或遗失,按军法处分。 

  “邮寄的信件,必须用硬纸包好、麻绳捆好,封面上要用毛笔详细写明收件人的地方和名称,以免脱落和寄不到。”纪律之严格,从1932年4月1日《中共湘鄂西省委对发行工作的决议》的相关记录中可见一斑。 

  彼时,总局以瞿家湾、峰口为核心,建立洪湖水上邮政网,开办新堤、仙桃、彭家场、新滩口等敌占区的邮局代办所,办理“存局候领”手续,形成赤、白区之间的通信联络。 

  据查证,当时瞿家湾及洪湖周边地区先后印刷出版《红潮日报》《萌芽》《新沔阳报》《湘鄂西苏维埃》《红旗日报》《群众报》《布尔什维克周刊》《工农日报》《洪湖日报》《列宁青年》《反帝周报》《医院小报》等20多种革命报刊,也都由总局担负分发、转运、投递等工作。 

  湘鄂西苏区进入全盛时期后,各苏区党政军与上级的联系、相互之间的联系,红军战士与家属之间的联系,人民群众与商家之间的联系,都日益频繁,应运而生的赤色邮务总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总局也因此格外注重培训邮务人员,不定期开办训练班和举行专业会议。如曾在岗塔(现洪湖市黄家口镇岗塔村)举办一期为时7天的发行员训练班,白区也到了5名学员。学习内容主要是革命报刊发行业务、如何秘密散发和张贴方法。 

  “各县有分局、各区有支局,每支局3人、每分局5至7人、总局11人。全湘鄂西邮政人员在500人以上。”“每天上午8点钟收信,每个邮差每天走一站路,约60里……”“由于条件艰苦,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县局长每月发给17元苏区流通币、副职14元、支局长7元、邮务员6元。邮务员因需外勤,每月另发12双草鞋;半年1把雨伞、1条毛巾;每年1床被子、1套短便衣,每天2角出班津贴。” 

  3年时间,赤色邮政从创立到发展壮大,逐渐形成赤色邮务总局、县赤色邮务分局、区乡赤色邮务支局的三级组织体系,组织机构规范严密。 

  但限于战时条件,除局址经常转移变动外,通信设备也十分简陋。一般县邮务局配马5至6匹、信箱1个、铜质圆戳1柄;支局配信箱1个、木质圆戳1柄。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全靠赤色邮务员因陋就简,确保了邮务工作都能正常运转,为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纪律严明、管理规范的工作作风,在如今的洪湖市邮政分公司有着隔空的传承与映射。去年,洪湖市分公司荣获集团公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各项重点经营指标均位居全省邮政前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93%,寄递业务市占率为14.27%,新增储蓄市占率为24.68%。逆势上扬的优异业绩,背后就是经营管理体系的系统支撑和效能释放。 

  记者在洪湖市分公司看到,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都上墙明示,让遵守制度、敬畏制度成为员工共同自觉。洪湖市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翔介绍,该分公司坚持抓好“制度管控”和“以人为本”两大融合的管理思维,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在团队建设上,他们坚持抓定“团结实干、谋事在前、自律包容、改进沟通”四项要求;工作推进上,坚持抓实“咬定目标、思想弄通、政策吃透、方法对路、落地做实”五步要领。高效、严格管理,打造了一支信念坚定、斗志高昂、敢闯敢拼的员工队伍,记者眼中的洪湖邮政人都是精气神十足,《洪湖水浪打浪》的悠扬旋律刻在了他们心中,化为他们扎实前行的足迹……

  一种永葆初心的精神传承

  “正月里来气象新,共产党员屈阳春。不当绅士做百姓,走南闯北救穷人。”1932年1月下旬,湘鄂西苏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所谓“肃反”运动,“肃反”的扩大化使很多干部群众蒙冤,包括许多赤色邮务工作人员,比如曾担任交通邮务工作领导职务的屈阳春。 

  新中国成立后,牺牲时年仅33岁的屈阳春被追认为烈士。追忆往昔,贺龙不禁感慨:“在湘鄂西的历史上,我们不要忘记他!” 

  记者翻看当年红三军政治部所印发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任务和纪律》,其中明确提出“保护邮局和邮差的安全”。 

  在白色恐怖和严密封锁下,赤、白区之间的邮件交换既困难又危险。交通员程炎平就是在赤、白区之间的交通线上执行任务时被逮捕杀害。然而,为了革命事业,一批又一批邮务人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前仆后继。 

  在洪湖市档案馆,副馆长廖雪琴表情很是凝重地向记者描述了当年的恶劣环境。彼时,除了内忧,国民党军也开始对苏区进行新的“围剿”,红军主力在错误指挥下反击失利,被迫撤离洪湖根据地,瞿家湾和周老嘴等地先后失守。至10月中旬,洪湖根据地基本丧失,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也随之解体。 

  湘鄂西苏区反“围剿”斗争失败后,敌军进行了残忍的屠杀,苏区大批共产党员和群众遭到屠戮,其中包括总局局长戴燧在内的许多邮务人员。 

  “冒着枪林弹雨,坚守邮政阵地;红色政权在哪里,邮政就服务到哪里。”纵观湘鄂西革命史,赤色邮务总局自始至终听党指挥,在宣传革命、团结军民、打击敌人等各方面都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1932年初,国际救灾机构成员路易·艾黎到洪湖了解灾情。有感于当地人民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他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誉为“洪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诞生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赤色邮政,既与“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精神一脉相承,又是“洪湖精神”的光辉缩影。 

  历史洪流巨响,回荡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与使命。 

  “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炮火声中,赤色邮政人恪尽职守的高贵品质让我感动。岁月在变,邮路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这是周老嘴支局投递员万宝林的感言。 

  “只要还有一名渔民没有上岸,水上邮路就会延续。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这是滨湖支局投递员黄纯泉的感言。 

  “那时候的邮政人,因陋就简,冒着生命危险提供邮政服务,常常一个人就是一个邮局。相比之下,我们的工作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应该珍惜这份工作。”这是瞿家湾支局经理卜哲的感言。 

  “洪湖精神给了我们最深厚的滋养,我们将始终传承团结实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战胜每一个困难,拿下每一个目标!”这是洪湖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张友的感言。 

  洪湖岸边是我家。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要抵达的彼岸。湖北省邮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熊勇武表示,湘鄂西赤色邮政的革命先辈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述往思来,向史而新,洗涤心灵之尘、激发奋进之力,永葆我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色,开启湖北邮政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精神引领行动、行动赓续精神,两者相辅相成,必将演绎出立志与逐梦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