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省邮政工会 | 时间:2021-09-30 |
从前,车、马、邮件都很慢,那时邮政叫邮局,汇兑和寄信是老百姓最亲睐的两件事。
一辆二八自行车骑了很多年,走遍一个村只为送一封信,邮递员叔叔总喜欢吆喝着喊出收信人。
今天,靠脚走马驼自行车拉的邮路已经过去,在一代代邮政人的努力下,邮路的变化不仅是速度上从慢到快的飞跃,更是服务上从单一到综合的全方位蜕变。
与时俱进的投入,让邮件从走起来到飞起来
一辆投递摩托车从叙永县后山镇沿着乡村公路出发,20分钟后到达天元村投递点,带来了村民们网上采购的各种生活物资。
“以前交通条件差,乡邮员从后山镇步行来到天元村需要三个多小时,来回就是一天,哪敢想今天外地的产品两三天就能来到我们手中。”村民刘光芬回忆道,随着村村通公路,邮政也对末端投递工具作了更新换代,无论是城区、乡镇还是村庄,根据邮件量大小因地制宜使用面包车、三轮车或者摩托车投递。
泸州邮政处理中心也作了重点升级改造,处理场地由原来的800平米扩大为6600平米,处理中心邮件分拣流程逐渐自动化,皮带传输设备、PDA、顶面自动扫描仪等不断解放手工作业。预计今年10月,泸州邮政处理中心还将配备小件分拣机,该设备上线后,小件邮件将全面实现自动分拣,分拣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升。
经过处理中心分拣后的邮件由40辆主干邮车装载后分别驶向27条邮路。同时,泸州邮政通过不断优化组网模式,全市有5个县区实现了处理中心直分到县下揽投部与营业网点,随着邮件量加大,主干邮车装载量从5吨增加到了12吨。分拣、运输和投递环节均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提速。
四通八达的网络,让老百姓的生活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市邮政只有20余条邮路,农村邮路只开通到较大的乡镇,很多村社的邮件只能靠乡邮员步班投递,或者交通好一些的用自行车驮邮件。
如今泸州邮政已经拥有251个营业网点,开通107条邮路 ,全年运行里程达到532.8万公里,覆盖全市所有城乡。末端揽投生产段道623条,建成村邮站1143个,服务达到全市所有建制村。
“现在我们不仅收寄邮件更方便,村里的邮政便民服务站还可以交水电费,生活也方便多了。”刘光芬谈到。渠道平台部经理张磊说:“为了跟老百姓生提供便利,目前泸州邮政在全市乡镇、社区建成了940个“邮乐购”站点,实现了机票预订、交管业务、商品代购、邮件代收代取,以及水、电等公共事业收费共20余项便民服务一站式办理,为农民打造了购物、销售、生活、金融、寄递及创业“六不出村”生活圈”。
为全面提升基础能力,今年以来泸州邮政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建设。目前全市邮政已建成古蔺、叙永2个县级节点,32个乡镇运营中心,458个村级服务站,为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提供便捷通道,推动城乡快递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民增收。
交邮合作,邮政员工将邮件交客运车代运
泸州邮政还主动开展对外合作,整合各级运输和投递优势。如龙马潭区分公司与泸州客运中心站合作,利用客运班车作为寄递网络补充,整合客运站的小件货运业务,客运中心作为高时效同城邮件的交换节点,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全市邮政还主动与社会快递公司开展合作,积极推进快递进村,全面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邮政已签约民营快递公司合计30家,累计代投快件14.61万件,逐步解决民营快递无法到村的问题。
不拘一格的服务,让农特产品从无人问津到远销内外
泸州古蔺县地处川南盆地山区,山峦起伏,土质肥美,气候温和无污染,适宜农作物生长。但困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地貌以山区为主,前些年很多优质农特产资源寸步难行。
“现在政府组织我们成立了起了农民合作社,把种植户联合起来批量种植经济农作物,邮政帮助我们解决资金、销路和运输的难题,成为了我们老百姓坚强的后盾。”古蔺县脆香园合作社负责人钟源近年来在脆红李的经营中有了良好的成效。
“我们通过邮银协同开展惠农合作,在种植阶段为农户提供农资、农技和贷款支持,销售阶段帮助农户打开销路并利用邮政物流优势提供寄递服务。”张磊解释道。
果子成熟上市期间,每一个脆红李种植基地都能看到邮政设置的临时收寄点,邮车每日环线运输水果出山。
如今,邮政的寄递服务种类也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组合,在特快、快包、国际包裹和物流运输四大类服务中,根据不同种类客户和产品的需求,又细分了众多产品种类。如针对生鲜类产品打造了急速鲜特快专递,使用冷链配送,发挥邮政航空及陆运网络优势,在全国52个重点城市和四川省内城市互寄总体实现了次日达。
据统计,泸州邮政在2018年以来,陆续送出了泸县桂圆、合江荔枝、纳溪枇杷、叙永凤凰李、古蔺甜橙等10余种当地农特产品,共帮助了约500吨农产品出山。
未来,泸州邮政将进一步打通全市寄递物流大动脉,加强内外协作,充分发挥邮政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独特优势,泸州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熊静表示,“深耕农村市场,深化惠农合作,在邮路变迁中担当邮政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