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争先
评优选先劳动竞赛素质工程

    铜梁区邮政解码“网点+站点” 抢占农村大市场

    作者:张凤来源:重庆市邮政工会时间:2022-11-13

      自今年5月以来,铜梁区石鱼邮政所按照区分公司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快递进村工作要求,围绕“网点+站点”模式,快速推进快递进村工作,以站点为主阵地,叠加邮政业务、开展每月便民服务日活动,延伸邮政服务主阵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转型之路。截至目前,石鱼邮政所新建快递进村站点11个,拉动网点新增存款80余万元,注册数字人民币钱包150户,新增邮政会员200余户。

      困惑:农村市场金融转型路在何方

      石鱼镇位于铜梁区南面,距城区8公里。在长期的实战经验中,网点摸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接地气的获客方式,比如院坝会,就是一种既亲民、成本又低、又合适农村市场的好形式。但多年院坝会开下来,网点负责人崔航陷入了困惑:为什么院坝会的效果越来越差?客户对邮政缺乏足够的信任?怎样才能建立起一条与客户关联度紧密的纽带?

      通过多次认真总结与分析,答案最终浮出水面:缺关键人、缺渠道、缺场景。缺乏稳定的关键人,院坝会邀约客户难度大,客户质量难以保证,业务宣传缺乏公信力;缺乏有效的维系客户的桥梁和纽带,客户一盘散沙,无法有效地凝聚在邮政周围;缺乏具有吸引力的应用场景,客户不能被吸引到邮政的线下服务链上来。由此看来,找准关键人、搭建前沿营销阵地、构建农村市场金融服务生态圈已箭在弦上。

      破题:农村市场金融转型枊暗花明

      严选点。按照“辐射3公里、做深1公里、精耕500米”的选址建点原则,区分公司精挑细选合作伙伴。首先站点选址必须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交通便利之处,村民出行方便,便于人员集散;其次“站长”素质必须过硬,要具有一定的经营头脑,学习力和接受力强,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和口碑。石鱼镇东店村的便民服务站便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站长”是队长,对邮政工作大力支持,能带动村民到网点办理业务。站点建好后,以政府主导的快递进村为敲门砖,为站点实施美化工程,提升站点公信力。区分公司为站点制作统一门头标识,添置收银一体机、货柜、扫描仪等设施设备。如今,换上新装的便民服务站已经成为邮政的前沿服务阵地之一。

      勤建联。邮政网点作为同心圆圆心,如何与站点实现业务相通、客户相通、服务相通,日常的感情维系很关键。因此,崔航每周到站点建联1次,投递员利用投递之机随时与站点保持联系;网点还建立了每个站点的台账资料档案,站点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及运营负责人一目了然。运营管理人员到站点除了增进双方感情,更重要的是深入站点了解运营情况,沟通解决实际问题,为站点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重活动。平台成功搭建后,业务叠加、活动赋能便成了吸引客户的核心所在。每次便民服务日活动前,崔航就会主动联系“站长”,并根据当地村民的性格特点、需求爱好、生活习惯、购物偏好等,各司其职、因地制宜设定活动内容。网点负责活动筹划、物料准备、后续跟进,“站长”负责召集村民,四个专业协同作战、现场助力,全方位向村民提供邮政多元化服务。

      巧借力。在石鱼邮政所转型道路上,当地政府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巧借政府的力量,崔航经常到当地政府、各村社委员会对接沟通,主动汇报邮政工作,听取政府领导的意见及建议,主动寻求支援与帮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鱼邮政所联合当地社保所,以宣传更换第三代社保卡为契机大面积进村、进小区宣传,拉进邮政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理第三代社保卡1000余张,为后续资金沉淀奠定了坚实基础。

      启示:农村市场金融转型任重道远

      一个站点就是一个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生态圈的真实缩影。站点建好是前提,管好用好是关键。站点建成后,由于具备更为丰富强大的服务功能,让站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当地远远高于那些只有单一功能的百货店。邮政员工会每月固定来开展会员日活动,让站点的人气剧增,站点收入也随之增加。作为反哺,站点也会积极向村民推介邮政业务,为网点引流,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商机共创、优势共建、协作共赢。

      “网点+站点”的发展模式在石鱼镇的落地开花给农村网点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石鱼邮政所的转型经验将在全区范围内复制推广。但在其过程中必须关注到网点和站点作为利益共同体,不能偏颇任何一方,要做到双向发力、齐头并进,仅仅依靠站点的功能,而不注重自身转型发展也是行不通的,要充分整合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场景,让从网点去到站点的客户感受到邮政金融服务生态圈的魅力和强大 ,让从站点引流而来的客户体验到邮政服务的专业化和多元化。此外,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实实在在,用心用情把活动当成联系邮政和村民的桥梁,精心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跟村民真正建立起感情,后续的获客才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