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是中国邮政在2011年4月发行《中国古代书法-草书》之后,时隔14年又一次发行的书法系列邮票。一套四枚,选取了大盂鼎、中山王厝铁足鼎、石鼓·吾车刻石、琅琊刻石作为邮票内容,每一枚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如何将中国古代汉字书写艺术的精髓,完美地呈现在邮票这一方寸天地之间,把如此珍贵厚重的文化瑰宝呈现在大众眼前,成为了此次邮票设计的核心重点与最大难点。此次邮票的表现内容是极为珍贵的书法拓本。据邮票编辑干止戈先生透露,为了寻找到这些不现世的独家收藏文物拓本,他不辞辛劳,与众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最终才找到了理想的拓本。 在设计过程中,我主要从两个关键方面着手。其一,针对设计方案中的拓本底色,摒弃了传统的纯黑色,大胆选用深灰色作为底色。对于斑驳的文字,进行了精心的选择性修缮。这个过程极富挑战性,既要在拓本上尽量展现出完整清晰的文字,让观众能够领略其书法之美,又要小心翼翼地保持拓本的原始风貌,其中的尺度把控十分艰难。其二,在书法篆书文字数量与大小的选择上,经过了反复的斟酌与考量。力求让文字大小适中、布局合理,既要让观众尽可能多地欣赏到书法篆书的独特魅力,又要充分结合邮票本身的特性。同时,我在邮票铭记的地方也进行了独具匠心的设计,将其制作成斑驳的质感,使得整个设计方案在细节上内外呼应,浑然天成。在邮票规格大小的设定方面,严格保持了系列作品的同一性。 我觉得,正是方案中这些精心雕琢的细节设计,赢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与赞赏。最终,在众多设计提案中,我的方案脱颖而出,得以成功采用。在此,我要向给予我帮助与支持的同事以及专家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