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纸邮票,连接山河;一次研学,点亮童心。9月19日14时,西藏阿里革吉县完全小学的同学们,在中国联通公司的组织下踏入北京邮票厂,开启了一场触摸匠心、对话文化的奇妙旅程。? 初见:洁白哈达递深情? 活动伊始,充满仪式感的一幕温暖了全场 —— 阿里的小同学们为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冬秋、中国联通集团工会综合处处长王子林、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党委党建工作部副主任王志琴,献上了象征祝福的洁白哈达。边疆特有的礼仪,瞬间拉近距离,也为这场研学埋下温情伏笔。? 课堂:邮票里的“国家记忆”? 在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邮票交流中心,王子林处长的 “实景课堂”生动开讲。以交流中心的珍贵藏品为教具,他将邮票故事娓娓道来:从世界首枚“黑便士”的诞生传奇,到中国“大龙邮票”承载的近代邮政记忆,再到各类邮票背后沉甸甸的“国家名片”内涵。 在白羚愉娓娓道来的讲解中,抽象的历史变得鲜活可感,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接连抛出“邮票的齿孔是怎么来的?”;“背胶有什么作用?”等问题,互动氛围格外热烈。与此同时,通过图文史料与实物展品,同学们也系统了解了北京邮票厂六十余载的发展足迹,真切触摸到邮票印刷行业的技术革新脉络。 探秘:雕刻班的“方寸匠心”? 走进雕刻班的瞬间,喧闹的队伍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雕刻师的指尖——刻刀在钢板上游走,细密的线条在专注中逐渐勾勒出山川、花鸟的轮廓,“一刀一世界”的匠心魅力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 更令人惊喜的是,设计师们为孩子们送上了定制礼物:印有原创图案、附带亲笔签名的邮票纪念品。孩子们眼睛一亮,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份跨越千里的文化馈赠,指尖仿佛也承接了这份坚守与热爱。? 见证:科技与匠心的融合? 在制版中心与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场景让学子们直观感受“传统匠心”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胶雕机车间内,工作人员俯身讲解胶印与雕刻结合的工艺原理。当机器启动,油墨缓缓晕染出精美的邮票图案时,现场响起阵阵赞叹;? 质检环节中,从人工细致检查到机器精准筛查,多道严格流程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方寸之间见精品”的严谨态度;? 喷码工序区,自动化设备精准喷印信息的画面,更让他们对标准化生产有了具象又深刻的认知。? 收尾:邮票寄思念,匠心种心间? 活动尾声,“给家人寄封信” 环节温情上线。孩子们握着自己亲手见证诞生的邮票,趴在桌前写下心里话:? “妈妈,我看到了会‘画画’的机器,还收到了雕刻师的礼物”? “爸爸,邮票上的长城真好看,我以后也要带你们来北京”? 淳朴的文字,随崭新的邮票承载着思念与收获飞向远方,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邮票的制作过程,雕刻师和工人们的用心更让我感动。”阿里革吉县完全小学学生代表的话,道出了所有学子的心声。? 这场研学,不仅为边疆学子打开了认知邮票文化与印刷科技的窗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匠心、追逐梦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