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好“舒师”

记者 张潇2018-10-20来源:中国邮政网

  10月的清晨,位于秦岭北麓的骊山山区已是霜寒露重。天刚蒙蒙亮,49岁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邮政分公司邮件处理中心投递员舒文艺就早早来到邮政所,着手分拣邮件,擦拭车辆,准备开始新一天的投递工作。就在不久前,舒文艺代表陕西邮政,参加了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获得先进个人表彰,这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闪光点。载誉归来的舒文艺重新背上邮包,返回这条让他心心念念的邮路,一如过去26年中的每一天。

  山路难行  服务心坚

  舒文艺服务的这段山区邮路位于距离西安市区20公里的骊山。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条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历史上,这里曾经上演过著名的“烽火戏诸侯”,悠悠青山,掩不住关于秦宣太后芈八子的种种传说。还是这片山,舒文艺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摔倒在这条邮路上。26年来,他一如既往地负责着骊山、仁宗和斜口街道办事处的投递工作,服务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服务用户276户,山里的乡亲都亲切地叫他“舒师”(陕西话“舒师傅”的意思)。

  临潼山区山高路险,邮路上不乏悬崖峭壁,尽管大部分路段修通了水泥路,可在一些陡坡路段,舒文艺只能推着摩托车前行。山区百姓居住分散,手机无信号,大多数用户不住公路边,投递难度很大,这些年,舒文艺已骑坏了4辆摩托车。

  在这样一条路上,没有同伴,远离喧嚣,静得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单薄的身躯背着重重的邮包,舒文艺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实。也许是因为习惯了独处,他旁的话不多,与乡亲们打交道时也是三言两语就交代完毕,记者采访提问,他也只是憨厚地笑,“这是分内的工作,真没什么好说的”。送邮途中,为了给自己解闷,他有时也会哼上几句,一口浓重的关中口音在山林中大声哼唱着走了调的陕北信天游,尽管音律不是那么标准,但似乎正是这样的歌声,能够让人在空旷的原野中感觉到人间的烟火气,那是一种对生活报以热爱和向往的希望和力量。

  然而,就在这样一条绝大多数时候都无比静寂的山路上,也蕴藏着巨大的危险。

  2015年,持续多天的大雪封住山路,为了保证仁宗街道办、老母宫等单位的邮件及时送到,舒文艺背着40多公斤重的报纸和信件步行上山。越往山上走,雪越厚,越难行,艰难送邮到了深夜,舒文艺来到了方圆几公里无人家的骊山高峰仁宗庙附近,突然,从路边树林里传出一阵阵响动,朦胧看见有大有小的一群野猪出现在路对面。在当地人眼里,野猪是最具杀伤力的野生动物,舒文艺吓得后退几步,只感觉头发都要竖起来,赶紧点一支香烟来壮壮胆。几分钟后,等野猪走远,他才觉得一直出汗的身上很冷。在骊山高峰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中,风刮到脸上像刀割,害怕、饥饿、寒冷一同袭来,那时他甚至流下了无助的眼泪。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坚持着回到家的。由于极度紧张和恐惧,他身上的邮政工作服已经冻成了冰壳,被妻子杨晓凤一点点“揭”了下来。妻子又给他煮了一大碗面条,放了很多盐,因为他一天都在出汗,体内盐分缺失,已经有些虚脱。

  2016年10月的一天,由于雨后路滑,舒文艺在推着摩托车经过一处陡坡时,连人带车不慎滚入深沟,头磕在了石头上,血流满面,昏迷不醒。路过的乡亲们及时发现了他,开着农用车将他送到医院才挽回一命。提起这件事,舒文艺感慨万千:“危急时刻,是乡亲们救了我,他们是真的当我是一家人,我只能用更好的服务来回报大家!”

  采访中,舒文艺几次告诉记者,走上这条邮路是他自己的选择,他无怨无悔。能够为乡亲们做些事,得到大家的认可,他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充实,很值得,为了大山里的乡亲们,他心甘情愿在这条邮路上继续走下去。

  乡亲放心  他才舒心

  一大早,79岁的刘克明老人就守在院门口,不住地朝远处张望着。看到舒文艺的摩托车刚刚转过山脚,老人早早迎在了路边,脸上挂满了笑容。“叔,您这两天身体怎么样,上次给您带的药可得记着按时吃!”还没来得及停稳摩托车,舒文艺就忙不迭招呼着老人。

  刘克明老人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退休后仍保持着订阅报刊的习惯。20多年来,不论刮风下雨,舒文艺总是按时把报刊送到老人家里,从不间断。这些年,老人身体不好,山里买药又不方便,舒文艺就主动承担起了替老人跑腿买药的工作。刘克明老人告诉记者:“在舒师身上,最能看到咱们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本色,山再高、路再远,他从来没有延误过送邮件,不容易。村里人都说,这个邮差我们喜欢!”

  仁宗街道办壕栗村有位“五保户”黄生海,一次投递时,舒文艺听说他打算申请低保,但因身患残疾无法去县城照相,提供不了照片,申请材料一直没有提交。舒文艺借来相机帮黄生海照相,又帮他填写申请表,复印了相关材料,最后还帮他把所有材料送到街道办。半个月后,舒文艺又亲手将发放低保的银行卡交到了黄生海手中。

  2015年9月11日,舒文艺投递路过仁宗街道办,看到一位老太太领着一大一小两个小孩,看样子是接孙子回家。从他们前面走过时,舒文艺回头看了一眼,老人和孩子似乎都走不动了,他赶紧下车帮忙,先把两个小孩用摩托车送到家,又返回第二趟接老人。路上,老人告诉舒文艺,儿子儿媳都在外务工,老头病在床上,只能她自个儿接孩子。到家后,老人拉着舒文艺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半晌才说:“谢谢,谢谢,要不是你送俺们,俺婆孙回来天就黑了。”“姨,没啥,碎碎个事,不用谢!”舒文艺赶紧回应。虽然这两趟耽误了他一个多小时,但他认为值得,老人和孩子的感激让他觉得很幸福。

  2013年4月7日,舒文艺投递路过任湾村,看到前面有大火浓烟,他赶紧把摩托车停到百姓院子里,盖好邮件,拿上铁钎跑向火场,加入到了扑火队伍中。一个小时后,火被扑灭,消除了山坡上几百亩果园被烧的危险。从火场回来,舒文艺才发现,脚上的皮鞋已被烧变形,衣服上有好多个洞,头发梢被烧焦,乌黑的脸上有汗渍流过的道道。仁宗街道办乔主任一直叫他一起去吃个便饭,但他笑着谢绝又骑上了车,“还有很多邮件要送”。

  采访舒文艺时,记者注意到了他的一双手,一双总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手。山区交通不便,经常会有用户请舒文艺帮着捎买些日用品或是常用药,舒文艺从不拒绝。用他的话说,“乡亲们不容易,我能帮就多帮些”。他怕自己忘记乡亲们交办的事情,总是习惯性地用圆珠笔把需要办的事情记在手上。这些原本不是他的分内工作,可是在舒文艺的眼里,乡亲们就是亲人,乡亲们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哪里还有什么分内、分外的区别。在舒文艺黝黑的双手上,记录着乡亲们交代的一件件小事;而在舒文艺的心里,则沉甸甸地揣着大山里的父老乡亲。

  日子美好  干劲更足

  这些年,舒文艺在邮路上奔波,家里的大事小情全由妻子一人操持。“你屁股一拍,家里活儿全给我一个人撂下,要你这样的男人有啥用,这日子没法过。”曾经,妻子这样埋怨过他。而今,随着进山自驾游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妻子办起了农家乐,两个儿子也在舒文艺爱岗敬业精神的影响下成了“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大儿子当上了中学教师,小儿子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一提起他们,夫妇俩的眼角尽是掩不住的笑容。家里条件越来越好,舒文艺的邮路也越走越踏实。

  2015年至今,舒文艺连续3年被西安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聘请为西安市群众宣讲员。参加宣讲,他自己写稿、自己讲,他常说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投递员,一个“土得掉渣”的山里人,可就是这个普普通通、“土得掉渣”的山里人,用他真诚、接地气的宣讲打动了每一位听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舒文艺学习了报告全文,不管是参加宣讲还是送邮件,都得空和乡亲们坐在一起,聊一聊近年来周围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他说:“我的工作是连接山里山外的桥梁和纽带,不光传递信息、物资,传播精神文明,更重要的是第一时间传递党的暖人心的政策,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受,带到我能走到的地方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十九大,学习党的十九大,宣传党的十九大。”

  26年间,舒文艺是山区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现在的路况可比以前好多了。”他告诉记者,“刚走这条邮路时,山上只有土路,好多地方都是羊肠小道,投递只能靠两条腿,走一趟邮路得三四天时间。后来,山上修起了水泥路,骑上了摩托车送邮件,当天就可以往返,比以前方便多了!”随着山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舒文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每天的报刊,他的邮包里还装上了乡亲们网购的包裹以及需要寄出大山的土特产。“这几年党报党刊的订阅量越来越大,乡亲们也开始学起了网购,虽说我每天要投递的邮件更多了,可是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真是打心里高兴,走起邮路更有劲头了。”舒文艺微笑着告诉记者。

  身为一个地道的山里人,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年年都要把种子撒在地里,期待来年的丰收。这样的成长环境,让舒文艺练就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更让他对大山里的父老乡亲怀有深厚的感情。正是这份浓浓的乡情,支持着他数年如一日地做着辛苦的山区投递工作。

  因有一颗真心,所以持之以恒,舒文艺的成功与梦想就来自这平凡而伟大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