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邮局亮相时代舞台,服务国际赢赞誉。
秋风送爽,一枚邮票“邮”通世界万里,鸿雁飞信聚情缘。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北京东四邮政支局作为会议唯一的邮政业务窗口,为中外媒体记者、国际友人等上万名用户提供邮政服务保障。
走过百年风雨的北京东四邮政支局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是北京最早的邮政支局之一。历经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人民邮政等历史发展阶段,它与中国邮政同呼吸、共命运,率先树立“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新风尚,主动打破陈规,走出柜台为用户排忧解难,“用户是亲人”的服务精神代代传承,成为中国邮政系统及全国服务行业的一面旗帜。
继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每年全国“两会”等国家重大会议提供优质服务之后,北京东四邮政支局代表中国邮政系统参与、担当中非合作论坛如此高规格的国家外事活动服务,当属首次。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业务练兵、政治大考。
左起:北京东四邮政支局四位业务骨干担纲中非合作论坛提邮政服务保障工作。北京东四邮政支局供图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北京东四邮政支局局长孙义、局长助理陈兰颖、集邮库管员赵彬彬和营销主管王雪四位骨干勇挑重任参与此次会议服务工作。8月24日,刚刚出差回京的陈兰颖接到“上会”通知,来不及休息便立即奔赴岗位与同事们一起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
中非合作论坛新闻中心位于北京国际饭店。邮政服务点设在国际饭店进门右手边的第一个展台,迎来送往有很多驻外媒体和国际友人。特殊的位置、繁重的任务,让陈兰颖和同事们不由得“高度紧张”,“责任”这根弦绷得越紧,他们的思想站位越高:我们代表的不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而是一个国家,新时代的中国。
虽然大家都是精兵强将,但本次任务又对陈兰颖和同事们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所有服务必须现场实操、即时完成。
在为期9天的服务工作中,孙义临时“转行”收银员,王雪“站起了柜台”,赵彬彬“兼职”电脑程序员,陈兰颖帮用户贴邮票、盖邮戳,他们每天从清晨6点开始工作到午夜12点收工,全程站立式服务,百问不厌地为用户解决问题,累了、困了靠咖啡“续命”,只为将最好的精神面貌、最强的业务水平展现给世界。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东四邮政支局为外国友人提供邮政服务。北京东四邮政支局供图
邮票也是国家的名片。
本届中非论坛合作的外宣品,这张集合了北京古建和地标的明信片,十分受外国媒体记者的青睐。
陈兰颖在服务中曾接待过一位喜爱中国文化的路透社外媒记者。
陈兰颖说,这位记者朋友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为了给此次峰会留个纪念,他挑选了许多张不同画风的明信片寄给亲友。“这个是什么?”一张主图为天坛图案的邮票深深吸引了路透社记者。“这个是天坛,中国老祖宗祭天神的地方。”陈兰颖一听这个外国朋友会说些中文,便饶有兴趣地向他介绍了一番。在陈兰颖的帮助下,路透社记者将每张明信片贴好邮票,寄给世界各地的亲友。临走时,他向陈兰颖竖起大拇指。
一方展台迎来中国文化爱好者,也吸引了邮票发烧友。
此次带来的邮票供不应求,许多外国友人一买就是很多张。陈兰颖和同事们小心翼翼地手撕邮票,特意在票面周围留了个白边方便拿放,然后用镊子夹起来品鉴,最后再将邮票夹进信封中,防止票面被污染。陈兰颖没想到,这原本是最基础的业务动作,却被很多外国友人夸赞“服务细致”。
北京东四邮政支局局长助理陈兰颖。北京东四邮政支局供图
“中国人集邮讲究品相,外国人不在意觉得麻烦。他们认为邮票就是用来寄的,如果我喜欢,那我留着就好了。”所以每次,陈兰颖一边为他们提供服务,一边向他们普及中国的集邮知识。
还有些用户喜欢自己盖邮戳。盖的不清楚,陈兰颖和同事们就轮流上阵帮助他们。
经过9天的高强度奋战,东四邮政支局圆满完成了任务。难忘经历带给他们的强烈认同是:中国邮政人的职业自信更强了。
孙义认为,这种能在重要时刻秉轴持钧坚守服务的信念,是东四邮政支局百年历史赓续向前的初心。它可以被诠释为五个字:用户是亲人。
1958年6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以“大开方便之门”为主题,高度评价东四支局的服务精神。在长期的邮政服务实践中,东四支局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服务新方法,持续追求服务高境界,提出了“用户是亲人”响亮口号,让中国邮政春风数十载,情暖千万家。
陈兰颖正在教大家使用手语。北京东四邮政支局供图
自1995年参加邮政工作以来,陈兰颖一直活跃在邮政窗口服务一线。她相继推出“邮政实用手语教材”“邮政助残手册”“务实型班前会实施细则”“亲情服务攻略”等服务锦囊。201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在东四邮政支局,除“机器叫号”外,“人工喊号”更有效率。“阿姨,您多少号啊?”“大爷下个号该到您了。”“大妈需要我们帮忙吗?”
“在大堂人工喊号,这事儿要搁您这肯定听着新鲜,但却是我们提升工作效率的一个妙招儿。”陈兰颖笑着说,东四邮政支局老年用户占比多,以前在老邮局办公,四个窗口每天要至少服务至少500位老年用户,不大的营业厅被挤得满满当当。
“老年人耳朵不好使,机器发出来的声音他们听不准、听不清,觉得机器叫号跟自己没关系。”没办法,为了加快工作效率,安抚老人情绪,陈兰颖只能扯着嗓子挨个叫号。偶尔声音大了老人嫌吵,小了又听不见,她便勤跑腿到老人身边去。为了不影响用户的服务体验,她经常会总结经验,传授给新员工与老年用户的相处之道。用户是亲人,陈兰颖和同事们正是在这种服务氛围的熏陶下成长起来。
东四邮政支局是中国邮政系统及全国服务行业的一面旗,那么,局里的每一位员工都是时代洪流中的擎旗人。(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