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新农村

——河南省分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显成效
文/岳胜楠 刘昕怡 图/刘昕怡2019-07-10来源:中国邮政网

  到河南省平舆县射桥镇西关村之前,就听说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很有想法,不仅为大家找政策、建产业、助生产,今年又在村里搞了一项“新工程”:将村里荒芜的臭水沟翻修打造成村民休闲的“小公园”。

  帮西关出点子、指路子、迈步子的“第一书记”,是邮储银行平舆县支行行长李东。正是李东从邮储银行河南省分行引来的“金融活水”,才让贫困村变身富裕村、文明村、和谐村。如今的西关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整体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村民的脸上总是带着笑意。

  “河南省分行聚焦脱贫攻坚战役、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先天优势,助推河南省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河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金春花介绍。

  近年来,河南省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强省、市、县三级机构联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资金优势和专业优势,主动倾斜行内资源,完善服务体系,把金融扶贫工作作为全行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先后在金融扶持、生活保障、教育扶贫、慈善捐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努力和探索,为推动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中原更加出彩”贡献了邮储银行的特色力量。

  河南省分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扎实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该分行先后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一口“扶贫井”

  “来,来,来!天气这么热,喝点水!这水可是俺们村里‘邮源井’的,忒甘甜,一定要尝尝!”西关村村民王金星老人热情地将笔者迎进屋里。

  早年间,村里的饮用水可没这么受村民待见。西关村内原有的小水厂,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设备老旧、故障多发,严重影响水质,而且由于水压不足,时常影响村民正常生活。

  李东了解到情况后,向省分行进行了汇报,省分行党委十分重视,决定为西关村援建一座水厂。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水井如期落成,全村村民终于喝上干净放心的水,解决了用水难的问题。

  村民将水井取名为“邮源井”,寓意了邮储银行与西关村深厚的缘分,也饱含了对邮储银行的感谢之情。

  采访中,王金星回忆驻村“第一书记”来之前,村里一没水泥路、二没路灯,垃圾乱堆,和他一样因病致贫的老人更是基本生活困难。

  “咦!现在可不一样咧!”王金星指着门外,“你瞧,土路变成水泥路,夜晚有了路灯照,生病有卫生所,取钱去邮储金融服务站。村里还建起了文化小广场,晚上腰鼓队就扭起来,村民们都爱在广场上乐呵!”说着,王金星现场比划了起来。

  西关村是河南省分行的定点扶贫村。自定点帮扶西关村以来,该分行在省分行层面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加强省、市、县联动,制定帮扶计划,发挥金融扶贫优势,根据西关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因户制宜,通过落实低保等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教育补贴,代缴“新农合”、大病意外保险,落实安居工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措施,2016~2018年共脱贫149户463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0.4%降至0.93%。基础设施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由此持续提升。

  据了解,河南省分行近年来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参与全省定点扶贫工作,帮扶村基层组织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群“致富鸭”

  “房前屋后一亩茶,一塘肥鱼一群鸭。散养土鸡满山跑,遍山尽开油茶花。”这是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方洼村今天的真实写照。很难相信,这里也曾被贫困所掣肘。

  地处大别山北麓的方洼村曾是没有主导产业、没有集体经济、基础设施落后的“三无”贫困村。“刚到这里时,一眼望去只有黄土、枯草、荒山。村里唯一的水塘里连只活物都见不到。”驻村“第一书记”徐开春回想起到方洼村第一天的情景。

  然而,就是这口废弃的水塘,在徐开春的帮助下,为当地贫困户赵炳春一家带来了希望。

  2017年,赵炳春在打工时摔伤了脖子,后续治疗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了照顾赵炳春,妻子也辞去了临时的工作,家里顿时失去了收入来源。考虑到赵炳春不能干重活儿,徐开春联系邮储银行为他捐赠了900只鸭苗。

  “助力光山麻鸭养殖”是河南省分行针对光山县金融扶贫开展的专项帮扶活动。该分行员工自发捐款购置鸭苗2万多只,帮当地贫困户找到了一条麻鸭养殖的脱贫路。现在,赵炳春饲养的麻鸭已经繁殖到了2500多只。照目前的市场行情,这些麻鸭预计可以卖到5万多元。

  除了直接向贫困户捐赠鸭苗,河南省分行还积极发挥金融优势,通过推进“信用村”建设,向贫困户提供小额扶贫贷款,帮助贫困户筹资金、找路子、搞生产。如今,通过邮储银行小额扶贫贷款的支持,赵炳春还搞起了“稻虾共养”,两条“致富路”齐头并进,他也变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在方洼村里,还有30多户像赵炳春这样的贫困户获得了邮储银行光山县支行小额扶贫贷款的支持,金额共计149万元。通过银行“输血”,这里的村民学会了自己“造血”,实现了发家致富奔小康。

  “水清了,山绿了,路宽了,村美了,俺家日子也更好过了!”方洼村村民陈宝孝见到光山县支行行长刘艳,一直紧握着她的手,不停地道谢。

  刘艳告诉笔者,在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河南省分行还向光山县的方洼村、东岳村捐赠专款,用于贫困户的改水、改电、改厕、改院、改厨、增加生活必需品等“五改一增”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77户贫困家庭的改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让更多农民共享环境美、产业美、格局美、人文美的生态宜居新乡村。

  一腔“为农情”

  “刚来方洼工作,一遇到村民要发展时,我就替他们为资金发愁。记得那时候,刘行长就经常领着邮储银行信贷员上门,为村里送来了创业资金。”谈到邮储银行的金融服务,徐开春至今赞不绝口。

  为了服务好当地村民,光山县支行特地在方洼村所在的文殊乡设立了助农贷款服务点。无论刮风下雨,只要农户有需求,一个电话,信贷员便能及时赶到。

  河南省分行利用网点数量多、网点下沉深、覆盖面广的优势,打通了农村地区金融扶贫“最后一公里”。该分行通过信贷下沉的方式服务“三农”,在乡镇累计建成助农服务点近2万个,向县及县以下地区投放自助设备4800多台;对于偏远的山区村镇,开展“背包银行”服务,现场受理业务,极大地缩短了农户来往网点办理业务的时间;对扶贫贷款业务,开通绿色通道,只需一个电话,信贷员自备笔记本和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带上贷款申请资料直奔村委会、村民家中受理业务,尽最大努力让贫困户省时、省力、省心。

  2018年,河南省分行共向全省53个贫困县(含脱贫县)投放各类贷款236.21亿元。

  在充分发挥信贷资金“造血”功能的同时,河南省分行针对不同经营主体量体裁衣,创新产品,构建了包括农户贷款、商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扶贫贷款等在内的丰富产品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对所有需求主体的全覆盖。该分行还与省人社厅、省妇联、农担等开展合作,搭建了“银政”“银担”等合作平台,持续提升金融扶贫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该分行已累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15万户,发放贷款132亿元;累计向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群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0亿元,支持69万人次创业致富;创新“巧媳妇基地+银行”模式,带动妇女创业就业。


李东在整理扶贫资料。

刘艳(右)向赵炳春了解麻鸭养殖情况。

刘艳(右)和徐开春(左)看望陈宝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