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邮储银行探路直销银行 服务乡村振兴出实招

2020-12-22来源:中国新闻网

  12月2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在上交所发布公告称,邮储银行拟全资发起设立子公司,名称拟为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邮惠万家银行”),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50亿元,注册地拟为上海市,邮储银行持股比例为100%。

  打造邮储银行“第二曲线”

  邮储银行在公告中表示,设立邮惠万家银行是邮储银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符合监管政策导向,符合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趋势,也符合邮储银行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将有利于提升邮储银行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可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提出的“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经营理念深入人心,“普惠”与“稳健”的基因深植邮储银行血脉。

  据了解,“邮惠万家银行”中的“邮”代表与邮政和邮储银行一脉相承,体现了品牌基因;“惠”体现直销银行的普惠责任;“万家”是“普惠万家、服务万家”之意。邮储银行将把邮惠万家银行作为改革创新试验田,与邮惠万家银行共同探索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盘活和赋能线下网络,加快数字化、敏捷化、场景化转型,打造邮储银行转型发展的“第二曲线”。

  探索“三农”金融新模式

  邮储银行从成立之初就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不断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38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902.39亿元。

  根据邮储银行发布的公告,邮惠万家银行旨在探索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创新商业模式,基于科技的手段、普惠的理念、市场的运营,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的发展使命,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创新联接平台。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普惠金融服务,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创新,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加活力”,“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可见,对于邮惠万家银行来说,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既是责任,也是机遇。

  据了解,邮惠万家银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构建适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运用金融科技助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更多样、更实惠,覆盖到更多、更广的客群。

  加速推进新零售

  “得零售者得天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逐渐成为银行业的共识。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具有天然的零售禀赋,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差异化的零售银行战略,零售特色鲜明。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覆盖中国99%的县(市);个人客户超6亿户,覆盖超过中国人口总量的40%;资产总额超过11万亿元,位居中国银行业第五位;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达10.95万亿元,存款总额超10万亿元,其中零售存款占比达87%;手机银行客户规模达到2.9亿户,月活跃客户数(MAU)超4000万。

  近年来,邮储银行加速布局新零售,坚持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将信息科技视为业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3%左右投入到信息科技领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51.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53%。

  据了解,邮惠万家银行将在组织与人才、风控与技术等方面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运营体系,同时将着力打造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灵活体制机制,充分激发组织活力。

  与此同时,邮惠万家银行将整合内外部生态场景,为“三农”和小微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服务;依托金融科技,赋能邮储银行的线下渠道,共同探索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拓展“三农”及小微增量客群,激活和挖掘邮储银行的存量客户价值,促进邮储银行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强化风控体系建设

  根据邮储银行公告,邮惠万家银行将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规定,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根据监管要求及业务特点,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及风险隔离机制。

  一直以来,邮储银行始终秉承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推进风险管理水平精细化,资产质量持续优异。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8%,不到行业平均值的一半;拨备覆盖率403.21%,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据了解,邮惠万家银行将继承邮储银行的资源禀赋,在借鉴邮储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以“数据赋能,场景风控”为核心,打造智能高效的风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