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怒江大峡谷寒风凛冽。2月2日7点半,天还没亮透,收拾好两大包邮件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秤杆乡邮政所所长、全国劳动模范桑南才将邮袋绑在摩托车后座上,按了按戴在头上的头盔,接过妻子蜜晓琴塞过来的馒头,说声“走了”,便骑上摩托车,头也不回地向目的地驶去。
这些天,进出口包裹都多起来,腊肉、蜂蜜、泡核桃等土特产成为外出人员寄给家人送新春祝福的首选,自去年12月底到现在,本地发往外地的土特产也达到近万斤。
“1987年参加工作时,每月投递量不过200来件,现在一天就是这个件数。”桑南才说。好在秤杆乡13个山村,桑南才都了如指掌。
桑南才负责的邮路全长486公里。在怒江大峡谷,迎接他的不是狭窄陡峭的山路,就是汹涌的怒江和深不见底的山谷。建制村通公路后,桑南才已经换了第6辆摩托车了,“平均每天150公里,单是刹车片和大小飞轮,每月就得换一副”。
这次去赤耐乃村投递,要绕29道拐才能到。“山里的老百姓,和城里人一样依赖网购。”桑南才说,因为春节不少网店要歇业,很多村民都会提前买下必需品。赤耐乃村也有小卖部,但价格高。桑南才传递的平价物品方便了村民的生活。来到赤耐乃村,桑南才刚停好摩托车,在路边放羊的老人就迎了过来。“咋个今天就上来了,过两天送来也不耽搁嘛!”老人名叫六月华扒,想着过完年就得种庄稼,于是花12元钱让儿子帮着在网上购买了一包南瓜种子,想不到这么快包裹就到自己手上了。“早点给你送到,我心里才踏实。”等完成赤耐乃村的投递工作,已接近下午3点,桑南才只能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就着山泉水啃起出门时妻子塞给他的早已冷硬的馒头,稍事休息后,又向着与赤耐乃村遥遥相对的另一个村进发了。
为保证邮政普遍服务的质量,桑南才每周至少投递5次,通往秤杆村的邮路是桑南才每周必跑5天的邮路,网名为“逸尘优兰”的收件人是他的老客户,“化妆品、大米、电器、被子,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成为她网购的对象”,在频繁给对方投递邮件中,桑南才感慨网购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大变化。
除了普服,桑南才还在春节前通过邮乐网等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土豆、蜂蜜、羊肚菌、仿野生天麻等怒江土特产品。看到村民面临滞销的产品变成订单,他很开心;看到来自外地的新春礼包经过他手送到客户手中,他也很开心。
从事投递工作33年来,桑南才见证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刚参加工作时都是步行送邮件,出去一趟,五六天才能回到所里;现在公路通了,很多地方骑摩托车就可以到达,当天去当天就能回。最开始那几年,1个月只有70~80件邮件,现在1个月的邮件能到5000件左右,1天的量比过去1个月还多……
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步伐的加快,桑南才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邮路会越来越好走,乡亲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