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特种邮票(以下简称《红楼梦》邮票)第五组发行,也是该系列最后一组。该套邮票的设计者是著名画家萧玉田。在系列邮票隆重收官之际,记者专访萧玉田,邀请他谈谈《红楼梦》第五组邮票的设计心得,并讲述系列邮票的创作历程。
第五组邮票包括四枚邮票“黛玉焚稿”“金玉联姻”“探春远嫁”“宝玉却尘”,以及小型张“寒塘鹤影”。邮票的总体基调是悲凉、凄清、辛酸、哀怆。
“黛玉焚稿”“金玉联姻”两枚邮票选题,事关《红楼梦》的主题架构,是贯穿全书的主题故事。对于此两枚成图,萧玉田表示:“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看似一悲一喜,实则皆是悲凄。两幅图分别采用清冷和红火的色调,但营造的都是悲剧气氛,后者(‘金玉联姻’)我运用了热中蕴冷、正话反说的笔法。”
“探春远嫁”这幅图稿,萧玉田画了一片大海、一只大船,盛装的探春在船头掩面而泣。萧玉田称,如此设计的画面契合“曲演红楼梦”中《分骨肉》曲词“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的词意,符合曹雪芹对探春结局的设想,也不悖程高续作中的写法。“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生离故乡有如死别,如此悲剧结局,委实可叹。
在进行“宝玉却尘”图稿的创作时,萧玉田也严格遵照“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和“悬崖撒手、弃而为僧”的描写。萧玉田在图中只画了宝玉一人,身披着的大红斗篷飘起,赤足踏雪,飘然出尘,背景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别无他物。
“寒塘鹤影”作为小型张内容,其意深邃,其境幽雅。萧玉田精心擘画构图,邮票图稿上,夜深更残,黛玉、湘云凭栏临水,赏月联诗,妙玉倾听。怪木森森,奇石峨峨,凉月寂寂,鹤影翩翩,潭水粼粼,残荷凄凄,全画色调清冷,营造了凄美悲凉的意境。
历时八年创作《红楼梦》邮票,这过程是艰辛的,也是愉悦的。
在萧玉田的家中,记者看到了珍藏的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原著以及红学评论家们的著作。有的一看就是很有年头的版本,散发着陈年的书香,书页蓬蓬的很酥软,显然被翻阅过多次;但面上并无褶皱破损,想来主人虽是常看常新,也对它们倍加爱护。说起《红楼梦》,萧玉田侃侃而谈。他对整本《红楼梦》倒背如流,能随口说出书中某个微小细节的出处;他也熟读多位红学家的论著,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且对不同红学流派的观点均有涉猎。
萧玉田数次强调,他在解读《红楼梦》时尽可能遵循曹雪芹的创作本意,并学习研究自清以来不同红学流派的观点和意见,海纳百川、严谨考据。回避读者争议、遵循曹雪芹本意——这就是萧玉田创作《红楼梦》邮票时一以贯之的原则。
比如在创作“黛玉焚稿”一图时,萧玉田读到续作中,林黛玉让丫鬟把炭火盆挪到炕上来焚烧诗稿的文字,感觉此描写并不贴合曹雪芹原本的设定。为了“较真儿”,萧玉田又把前八十回曹雪芹撰写的部分通读一遍,从当中具体章回查找到明确依据,确认了潇湘馆只有床,没有炕;且床上有纱帐等物,黛玉又是病弱之中,不会犯险将火盆拿到床上来烧。经过严格“考据”,萧玉田在“黛玉焚稿”一题中,最终绘画了黛玉将炭火盆置于地上的火盆架上,焚烧诗稿的情景。
如此这番“较真儿”,萧玉田自身也受益匪浅。他表示,设计邮票的经历不仅促进自己重温原著、推敲细节,也使得自己在文学与绘画的融通能力方面显著提升。
在设计四组《红楼梦》邮票的经历中,萧玉田坚持采用工笔重彩的手法。这种“执念”有何缘由?
萧玉田认为,工笔重彩最适宜表现《红楼梦》这样古典文学名著题材的画作,有利于传达丰厚意蕴,彰显《红楼梦》典雅的文学特质。“工笔画是我国最优秀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它的特点是工以致精、细以表微,既可以尽精微,又可以致广大;色彩既能绚丽典雅,又能淡逸清新;既有古意盎然的艺术风格,又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观念。”
萧玉田希望,通过传统技法手绘的方式创作《红楼梦》邮票,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邮票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姿多彩,能带给广大爱好者以高品位、多维度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