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邮折
金宇澄制作的花卉系列拼贴
“集邮嘛,有文化的表现!”去年12月底电视剧《繁花》热播,掀起了一波“繁花热”。剧中的这句经典台词,既拉开了阿宝与汪小姐的“27号”情缘,也真实再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邮票在社会文化与商业生活中的极高地位。紧贴着这股“繁花热”“集邮热”,上海市邮政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展开了头脑风暴,希望能趁势出击,开发一套《繁花》题材的邮票产品,再度升华这一集邮情怀。
一拍即合的文化邂逅
如何结合《繁花》这一当下热门IP做好邮品开发?能否联系到原著者金宇澄与其直接沟通?邮品的设计题材是什么?上海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把需要沟通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出,部门团队开始分头协作,短短几周内在前期立项、商务谈判、设计定稿等方面初步明确了方向。
首先,就是要厘清其版权归属问题。上海市分公司通过腾讯视频唯一播放渠道得知版权的归属,继而通过专业联动,基于报刊发行专业与出版社良好的合作关系,联系到了小说《繁花》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并进一步与小说《繁花》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取得联系。
“邮票是历史的产物,我们这代人对集邮非常有感情,导演和我都希望能真的做一回邮票,但我知道是很难的。”得知上海邮政的意图,金宇澄愉快地表示这与王家卫导演和他的心愿不谋而合,双方一拍即合。接下来,就开始沟通《繁花》邮折产品的设计题材和制作细节了。金宇澄曾根据《繁花》情节,亲自创作了一套精美插画,非常适合作为邮票的素材。达成一致后,金宇澄当天就对手稿进行整理、修改,积极与上海市分公司进行沟通对接。
精美设计串联书中意蕴
上海市分公司集邮与文化传媒部集邮业务室项目负责人贾寅承担着与金宇澄对接设计的工作。在数次的线上和线下联系中,他感触良多:“这次整体的沟通过程,让我感受到了剧中经常提到的‘不响’的处事态度。”据贾寅回忆,金宇澄在双方明确意向当天,就对所有手绘插图稿进行整理,精心挑选出反映小说中经典瞬间和场景的13幅插画,隔天就提供给上海市分公司进行设计制作,这种目标清晰、闷声做事、执行高效的态度让他印象深刻。对于图稿的细节,无论是字体还是颜色,金宇澄都一一斟酌、反复推敲,“‘繁花’二字与邮票边框处衔接应该是截平,而不是圆笔”“房子和屋顶是个标志,尽量露出来”“邮票上的展现应该比书本更精确”……贾寅感慨道:“从这数次沟通中,我感受到了他们这代人的邮票情怀,他们是真的懂集邮。我也感受到了他们高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为了更好地展现《繁花》的魅力,集团公司相关部门也对该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撑,通过一系列协调沟通,请出著名邮票设计师于雪操刀,对邮票作了最终的润色。上海市分公司也特意挑选了“百合花”邮资主图,并采用特种纸张定制成8枚个性化邮票,承载着海派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价值,串联起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繁花》邮折的大小与外观,与小说的书封如出一辙。封面图案饰以书中“春香家的婚房”,南面开门临路的居住样式,在过去的上海极有代表性;打开邮折,中央的《繁花》同名彩色插画首先映入眼帘,接着一幅幅插画又把小说情节回忆了一遍,吵吵闹闹的小人物——阿宝、陶陶、蓓蒂、汪小姐、李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典场景——国泰电影院、小毛家、码头猫、曹杨工人新村、上海中心城区简图等一股脑儿涌现出来;邮票底部的背景图选用了金宇澄为小说《繁花》创作的首张插画《屋顶》——20世纪60年代的思南路,阿宝和蓓蒂并肩坐在屋顶,“瓦片温热,黄浦江船鸣”。和小说一样,金宇澄的画作里充满细节和叙事,透过精美的插画邮折,能窥见《繁花》的烟火人间,对书中的万事万物展开想象,编织出“不响”背后的意蕴。
跨界探索铺展时代画卷
《繁花》插画邮折最终赶在今年春节期间在邮政渠道上线销售。一经面市,便得到了很多忠实读者、剧迷朋友的追捧。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让消费者可以多渠道购买到这本邮折,上海市分公司与上海书城、东一美术馆、多云书局、腾讯视频等9家单位进行了分销合作,目前首发的2000套《繁花》插画邮折已售罄。
近年来,上海市分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尝试,通过跨界合作,紧抓社会热点,将传统集邮文化和网红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就像《繁花》剧中爷叔对宝总说的那句经典台词:“从金花一张邮票开始,你就在汪小姐这盖了戳!”社会的变迁也赋予了邮票“时间的价值”,印刻上了时代与文化的烙印。剧中那一本价值不菲的邮票簿,更是承载着爷叔、金科长与汪小姐三代人的情感和时代故事。数十年过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邮票逐渐演变为一种情怀、一种仪式感,但承载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传承价值更加珍贵。“邮以载道”,邮票勾勒出美好生活的绚烂图景,展现了潮起潮涌的时代画卷,也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梦想。
后续,上海市分公司将积极与热门影视剧合作,拓展合作的深度和维度,比如以提前预售的方式与热门IP同步上映销售,抓住影视剧爆点时机,打造更多爆款邮品,将经典与情怀持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