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上的“阿布都”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边境村邮路见闻
柏滨丰 施向群2024-06-11来源:中国邮政报

新疆塔县达布达尔乡、提孜那甫乡

塔县邮政分公司将金融服务常态化送到边境村。

  “热合麦特!”5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热斯喀木村,村民那依甫·买木尔汗放下分割熟羊肉的刀子,起身揩揩手接过邮件,向乡邮员阿布都热依木·伯斯坦(以下称呼“阿布都”)致谢。

  塔县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麓,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接壤。雪峰连绵、沟壑纵横,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等一众雄山在这里打了个“死结”,硬生生“勒”起这座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云端”县城。

  5月末,采访组一路跟着阿布都,深入塔县热斯喀木村等4个边境村,实地体验“云端”送邮。

  浅滩新绿葱葱,远山白雪皑皑。于观光游客们而言,国道边的帕米尔高原初夏风光如梦似幻、无比治愈;而于“阿布都”们而言,唯有“使命必达”的信念,才能抵御高原深处的艰险与寂寥。

  大,壮阔,遐方绝域

  塔县红其拉甫路0123号,塔县邮政分公司大院。5月28日,采访组走进这里,抬眼便见数棵直径三四十厘米的粗壮杨树。高海拔地区,植被成长并不容易。这里的杨树,似乎在彰显一种“绿色的突破”。

  跟着邮车,采访组搭车驶出大院,时而疾驰,时而晃悠,时而攀坡……直至翻越海拔4700米的达坂。日头从未如此靠近,阳光像尖刺,“扎”得脸生疼。车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发闷、发烫。摇下车窗,冷风卷着砂砾瞬间灌入,气温骤然下降十多摄氏度。

  “从这条路过去,就是巴基斯坦。”顺着阿布都手指的方向望去,依然只看到座座巍峨雪山,压迫感扑面而来。

  这是一片单靠人力无法走出的遐方绝域。十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包括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在此交会出无数个世外之地。这里有世界海拔最高的口岸红其拉甫口岸,海拔逾4700米;有新疆海拔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国门,海拔近5000米。

  塔县不简单。县城面积小到“一个馕滚到底”,辖区面积却大到惊人的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上海那么大,共有12个乡镇、47个行政村,其中边境村17个。它是我国国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县,所谓“一县邻三国,两口通两亚,两路连东西”。

  帕米尔高原不利于大部分动植物生长,甚至不利于建房筑屋。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这里上千年都曾是“畴垄舄卤,稼穑不滋”的荒芜之地。四面环山,高寒、缺氧、干燥,加之地质灾害频发,塔县始终是新疆人口最少的县,常住人口仅4万多,不及中国东部一个乡镇的人口规模。

  在这个塔里木盆地最西沿、我国领土最西边的县,荒漠和沙砾一直延伸到雪山脚下。虽然拥有内地诸多县城无法企及的人均占地面积,但大部分土地荒无人烟。沿着314国道一路疾驰,只看到几个规模很小的村子,村民逐草浅山低、相对稳定的水土而居。

  叶尔羌河蜿蜒流过喀喇昆仑,峡谷深处也孕育着零星村落,热斯喀木村便是其一。与帕米尔高原上的村落一样,热斯喀木村集高原、高寒、边境于一身,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被高山环抱,周边笔直的山体与纵横的沟壑千年不变。沟壑处、河岸边,散居的牧民和掩映在杏树下的点点民居,被游客的滤镜织成“世外桃源”,身在其中的人却深受大山所困。曾经,这里的村民去县城,得骑骆驼或马翻过海拔近5000米的山岭,跨过汹涌湍急的叶尔羌河。严寒、缺氧、风雪、冰河、暗流……一路上满是艰辛与考验。

  历经数十年基础设施建设、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塔县穷山恶水的旧貌逐步焕新。主路宽阔,绿意渐稠,通水通电还通了网,只要不发生地质灾害,生活质量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囿于山大沟深、地广人稀,偏远边境村的邮件运输,依然面临严峻的环境挑战。热斯喀木村就是一个典型,直至2019年,塔县至这里的邮路才得以开通,实现了全国最后一个建制村直接通邮。

  “山的那边是什么?山的那边还是山。”在塔县分公司总经理王天春看来,普遍服务始终是当地邮政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

  “我们有740多位村民,很多人在网上买生活用品,便宜。一天有50多个快递,都是邮政送过来,另外还有党报党刊。邮政服务可以,都很及时。”达布达尔乡红其拉甫村党支部书记阿里木江·米尔扎别克说。

  如今,塔县分公司共设红其拉甫路支局1处、中心揽投部1处、特快直投点2处、乡级便民邮政所10处、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点45个;拥有城市投递道段2个、乡镇邮路3条,邮路总长度约1500公里。基于此,大部分乡镇的投递服务频次从周三班提升至周六班,更好地满足了村民的寄递需求。

  远,寂寥,风尘仆仆

  在塔县分公司,无论是乡镇邮运驾驶员,还是乡镇农村投递员,上车前总习惯拉人结伴,甚至见到人就往车上拽。“太远了!就算一路不熄火,往返一趟也得一天。路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太寂寞了。”阿布都告诉记者。

  远,是真的远。塔县分公司目前日均进口邮件832件,日均出口邮件不足百件。其中,乡镇日均进口邮件210件。量少,但跑的路可不少。邮件通常由县分公司乡镇邮运驾驶员转运至乡镇,再由乡镇农村投递员投递到村。其中的3条乡镇邮路,分别是1辆载重1.8吨邮车,跑附近50公里以内的6个乡镇;其他两辆载重500公斤皮卡,分别跑140公里外的马尔洋乡、170公里外的大同乡。接着的投递到村,也得跑到天擦黑。

  5月28日上午10点多,塔县达布达尔乡邮政所,在营业员买买提阿曼·阿塔比克的协助下,阿布都快速整理好乡里5个边境村的邮件后,带上一袋馕、一瓶矿泉水,随后继续开车下村,“先送近的村,下午去热斯喀木村,晚上12点差不多能回来。”“一顿一块半馕,就当午饭和晚饭。”

  上午11点,阿布都抵达最近的达布达尔村。在村委会,他和村邮站负责人多尔达娜拜格木·木拉提别克交接了当天的十几件包裹。“村民们会网购一些生活用品,邮政都能给送到。”多尔达娜拜格木指指门口的“邮快合作”标识牌,上面汇集了10家社会快递品牌,“其他快递公司的邮件,也能通过邮政送到村子,更方便了。”

  邮车一路向西……最后一站热斯喀木村是达布达尔乡最偏远的村子,如果从县城出发,得往边境方向走250公里山路。几年间,分散在12条山沟中的村民被陆续集中安置。如今的新村子,房屋、牲畜棚整齐划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因昆仑山堵、叶尔羌河绕,这里的进出依然费劲,有的村民至今都没去过县城。“在河道和峡谷骑马还能节省体力,一到高海拔冰雪覆盖区,马都不愿走。”一路上,阿布都结合实时地形,断断续续描述了热斯喀木村的邮路,“以前全程都是盘山路,单程就要开上8个小时的车。现在修了隧道省了很多路,单程只需要开4个多小时。”

  刚入职时,阿布都对自己的邮路不熟,就跟着手机导航先把每个村子摸几遍,遇到复杂难记的路,就随身带个小本子画上简单的示意图。久而久之,他自己就成了一台精准的“导航仪”。即便如此,前往热斯喀木村的邮路,他仍然开得小心翼翼。冬天大雪封山,夏天雪水冲刷引发泥石流,还有一年四季随时随地的风卷落石……4个多小时能不休息就不休息,一脚油门开到底。“得抓紧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遇突发状况。”阿布都解释。

  山高路远,相较于肉体上的煎熬,精神上的寂寥更加难耐。阿布都不唱歌,因为缺氧太耗精力。他听歌,不挑歌曲,不挑歌手,放什么听什么。“实在不行,就每周给他们换邮路开。”塔县分公司副总经理阿不都维力·吾斯曼说,“一三五开这条,二四六就开另一条。”

  邮件放进热斯喀木村村邮站,村团支部书记发孜拉汗·拉黑克边低头在微信群里通知村民们取件,边评价说,“邮政服务很好,帮我们把很多东西带回来。”“除了邮件,还有报刊,不断丰富我们的图书馆。”

  2个月换一次刹车片、1个月2万元油钱,仅3条乡镇邮路的3辆邮车,一年修理费就高达20万元。为了做好普遍服务,塔县分公司每年要补贴150万元到200万元。“村与村太分散,普遍服务压力不小。”王天春说,“但我们不计代价,能省的省、该花的花。”

  他的背后,是面印着塔县精神的党建文化墙:“志气比山峰高,骨气比石头硬,快乐比氧气多,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工作标准更要高。”

  美,链接,未来可期

  “邮政金融‘零’距离,乡村振兴‘邮’力量。”5月30日上午,一条红底白字的横幅,挂进提孜那甫乡兰干村村委会。背倚横幅,来自红其拉甫路邮政营业所的两名工作人员,为村民细致耐心地或讲解或办理社保卡业务。

  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叫米热娜·巴都尔,她父亲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塔县马王”巴都尔·麦迪塞,年轻时是赛马、骑马叼羊、骑牦牛叼羊等比赛的常胜冠军。问及女儿繁忙的工作,老马王幽默地说:“我满不满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女儿的工作能让大家满意。”

  据塔县分公司金融业务负责人廖子豪介绍,从2013年开始,他们每周六都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为村民们办理社保卡,乡一级全县覆盖,村一级限于人手主要面向行动不便群体,“老人嘛,特别容易忘密码,丢卡也相对频繁,得多照顾一些。”

  一方面,红其拉甫路邮政营业所常态化通过营业网点专柜办理社保卡业务,延长服务时间,确保每一笔及时办理;另一方面,带着移动展业设备,覆盖全县乡镇的社保卡发放和激活工作。其中,针对行动不便群体开展的延伸上门服务,2023年为45人次,今年5月服务人数达到80人次。

  这边是营业所工作人员在为村民办社保卡业务,那边是乡邮员买买夏迪克·那扎尔在通知村民拿快递,“今天到了32个邮件,很多是村民在网上买的日用品”。几分钟后,收到取件信息的村民古丽帕尔·拉依克拿到了自己的快递,“买的鞋子衣服。邮政的速度快、态度也好”。

  兰干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徐荣荣感同身受:“我是去年10月来援疆的,在这里更感觉邮政送快递最大的特点首先是安心,安全性很高,我的件没丢过。邮政网络真的是四通八达,能到全国的任何地方。”

  驻足海拔3200米的兰干村村委会门口,记者舒目远眺:广袤无垠的草场上,盈盈嫩黄随风舞动,繁星般点缀于层层绿浪;蓝色织锦的天空中,朵朵白云飘忽而过,羊群般四处悠闲游荡;金线洒落的阳光下,层层雪山若隐若现,精灵般闪烁着迷人的光影……万千气象中,一抹抹流动的绿色,更是照亮人心。

  如今,塔县分公司积极开展邮快合作,全力打通三级物流体系,只为更好地履行普遍服务职责。“不仅保障快递下行,也助力农产品上行,切实帮助当地百姓致富、帮助当地产业振兴。”阿不都维力·吾斯曼说。

  提及产业振兴,阿里木江·米尔扎别克认为未来可期。“目前,村里的农牧民还没形成农产品出村的集体意识,只有少数农牧民在通过邮政渠道销售牦牛毛、羊毛。”他指指远处山麓边的牛群,“现在邮路很方便,能送来快递包裹,也能带走农牧民要卖的东西。我们后续想和邮政加强合作,发展壮大村里的畜牧业。”

  而热斯喀木村,因为位置实在偏远,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地质灾害,村民们的就医和生活物资还是会出现保障困难。在投递过程中,阿布都常常主动询问居民生活所需,力所能及地帮忙送来一些蔬菜和药品。

  无论自然环境如何,如果说生活总有美好的一面,那大抵就是存在着明媚的希望。红其拉甫路支局,红其拉甫路中心揽投部2个班组,提孜那甫乡邮政所、达布达尔乡邮政所、大同乡邮政所等10个分支机构……在辽阔、壮美、寂寥的帕米尔高原,邮政三级物流体系网路一直贯通其间,为“最后一公里”的村民们架起美好生活的绿色桥梁。

  “邮政很棒,跟我们村委会紧密合作,全力服务我们边境村的农牧民。”达布达尔村党支部书记胡比克·木拉入职已17年,对邮政和当地村民的感情溢于言表,“我们会和邮政一起把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带给村民,帮大家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延伸阅读

  至2022年12月30日,新疆151个边境村实现邮政普遍服务全覆盖。2024年,新疆邮政进一步巩固提升边境村通邮成果,全区150个边境村实现投递频次每周3次,1个边境村实现投递频次每周不少于2次。

  2023年以来,新疆邮政共为边境村投递各类邮件、报刊323万余件(份),收寄包裹1.8万余件,助销农产品0.25万件。